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正念5招,找回專注力

作者:李宜蓁

2015-06 親子天下雜誌 68期

看見「正念」二字,常跟隨「靜坐、瑜伽、冥想」等畫面。沒錯,正念的第一步就是停下來,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觀察當下身體的反應、喚醒五官敏銳度。這會幫 助你找回專注的能力。



圖片來源:插畫│Lucky wei



1. 從聲音開始喚醒五官
走在路上,你或許聽不到路邊工地的機具聲、路口號誌的蜂鳴聲、隔壁行人的手機談話聲,但是背後有一枚五十元硬幣掉地上,你卻警覺馬上回頭,原來耳朵也有選擇性注意力。正念覺察身體有一個重點是「重新喚醒你的五官」,聽力的覺醒最簡單、隨處都可實踐。

在台北市石牌國小老師張世傑教室內,有三角鐵、木魚跟響板,都是練習聽覺的工具,他會隨時敲擊三角鐵,那是呼喚孩子回到當下的暗號。他也常和學生做 聽覺的覺察活動,例如閉眼靜心三分鐘後,分享自己聽到的聲音,有走廊同學走路、工地鑽孔、隔壁班粉筆聲……光坐在教室內就可以聽到超過十種聲音,而且有些 聲音會漸漸變強或者轉弱。三角鐵也可以用來玩聽覺遊戲,讓年紀較小的孩子聽到三角鐵長長的尾音結束的那一刻舉起手來,加強聽覺的專注程度。

2. 打毛線感受平靜
「專注、平靜、穩定」這些詞對某些人來說過於抽象,尤其是小孩,因此我們可以透過某些重複、不思考的活動讓人體驗專注,比如靜態的頂書走路、打毛線 等,或者動態的跑步或走路、拖地掃地等。我們也可以將孩子們專心玩樂高、下圍棋、照顧寵物的樣子拍成影片,告訴他們這就是「專注」。

美國內在兒童基金會創辦人蘇珊.葛凌蘭(Susan Kaiser Greenland)建議一個適合大人跟小孩的「小蘇打水平靜遊戲」,拿一杯乾淨透明的玻璃杯,裝滿水,請孩子先透過杯子看,問他們可以看到什麼。然後將 一湯匙蘇打粉倒入杯子,小蘇打讓水變得混濁,思緒跟情緒就像蘇打粉一樣可以攪亂我們的腦袋,讓原本平靜的心變得模糊。若我們不理會那杯水,兩分鐘過後,水 靜止、蘇打粉沉澱,那杯水就會再度變清澈。


3. 做「海星式伸展」
瑜伽是身體藉由模仿大自然的動作,打通血液循環、刺激神經脈絡,不但可以鍛鍊肌耐力、柔軟度跟平衡感,更能讓人神清氣爽、思緒清明。練瑜伽超過十年 的台北市忠孝國小老師陳建榮說,瑜伽不只是跟著老師做動作,最重要的是內觀、專注的境界,如果少了往內看自己的精神,瑜伽就只是伸展體操而已。
如果不會做瑜伽,也可以藉由其他身體的伸展動作來體驗局部肌肉的鬆跟緊。大人們如果不會放鬆,就試著「反向操作」,先繃緊局部肌肉,比方先將雙肩用 力緊繃聳起,然後吐氣,肩膀便自然垂下放鬆了。《這樣玩,讓孩子更專注、更靈性》建議可以讓孩子在地板上做「海星式伸展」:躺下來像海星一樣將四肢用力展 開,然後放鬆,將所有緊張跟壓力都交到地板(或床上)。


4. 腦部清倉再靜坐
靜坐是最直接進入正念的訓練方式,不管是坐在椅子或地墊上,姿勢要保持放鬆但不僵硬,也不彎腰駝背或靠著椅背,重點是背部打直,想像從軀幹底部到頭 部有一條拉鍊,幫自己的身體「拉上拉鍊」。手部自然放在腿上,肩膀自然放平,眼睛可以閉上但不必緊閉,如果發現閉眼會睡著,就自然注視眼前的一個定點。先 從坐五分鐘開始。
靜坐看似簡單,就是坐著而已,但很多初學者跟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碩士劉軒一樣,連五分鐘都坐不住,腦筋持續胡思亂想。劉軒在《GET LUCKY ! 助你好運》書中建議靜坐前先做「腦部清倉」,拿一張白紙,三分鐘內快速寫下正在思考的事,寫關鍵字不用寫完一句話、不需條列分類、寫完不要回頭看,寫下後 好像清空了腦袋的快取記憶體,再嘗試靜坐更能進入正念狀態。

要活蹦亂跳的小孩安靜坐下來則要加點想像力,杏語心靈診所主任治療師蘇湘婷說,放些輕音樂,先引導孩子們形容樹的樣態或畫出一棵樹,然後想像自己變 成那棵樹。或者學《像青蛙坐定》書中建議,讓孩子想像自己是青蛙,能覺察到環境的一切事物,可以跳無數次,但也能非常安靜坐著,保持能量。


5. 慢動作洗碗練覺察
選擇一個時間不長的日常活動,一個已經做過千百次卻漫不經心的活動,然後這次全神貫注覺察它。《靜心冥想的練習》建議可以用戲劇化的方式,放慢手中 正在做的事情。試著在洗碗時慢下來,把覺察帶進每個環節,譬如注水儲滿水槽,擠出洗碗精、浸泡碗盤,用菜瓜布摩擦、清洗,然後擦乾。不要急、不匆忙的感受 每一個步驟,專注在細節上。比如在日常上班路途中,不用玩手機遊戲、或戴耳機聽音樂,仔細觀察捷運或公車上的乘客:數數這個車廂有「幾個人」、有幾件「藍 色」的衣服、有什麼平常沒注意過的聲音。

看見「正念」二字,常跟隨「靜坐、瑜伽、冥想」等畫面。沒錯,正念的第一步就是停下來,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觀察當下身體的反應、喚醒五官敏銳度。這會幫助你找回專注的能力。

6. 盯著雪花水晶球

《最美好的都在此刻》建議,仿效越南一行禪師推行的專注鈴,設定一天當中只要電話鈴聲響起到第三聲,無論你在做什麼、都停下手邊的工作,做三個正念呼吸,使心安定下來,再接電話。

在家裡也可以使用專注鈴。家長可以使用專注鈴來引起孩子的注意,當孩子的動作急促、身心壓力大的時刻,搖鈴可以讓孩子放慢腳步。也可以授權給孩子,當他們想要全家停下來反思的時候可以搖鈴,而孩子最容易搖鈴的時刻是父母吵架時。

如果孩子呼吸急促、焦躁不安、無法跟隨深呼吸指導語,可用裝滿雪花片的音樂水晶球,讓他們一手握著水晶球、一手摸著肚子,眼睛注視著雪花片,讓身體跟著雪花片平靜下來。

7. 用肚子做深呼吸

只要活著,就會呼吸,此時此刻你正在呼吸,你現在是平靜、緊張還是焦躁不安,都可以從呼吸找到線索。正念的首要概念是離開大腦、回到身體、活在當下,把注意力放在呼吸,觀察吸氣進入鼻孔時涼涼的、而吐氣溫溫的感受,正念呼吸搭配靜坐或身體的伸展,是發展專注力的第一步。剛開始練習冥想時常會分心;恭喜你,發現自己走神正是覺察的開始,只要用呼吸將自己慢慢帶回來就好。

當我們開始關注呼吸會發現,大多數的呼吸都很淺短,只用到肺部,尤其是弓著身體打電腦或講手機的時候,而腹式呼吸能夠幫助鎮定杏仁核,緩和情緒獲得放鬆,因此可以一邊呼吸一邊用手感受肚子的起伏,確認自己呼吸得夠深、夠慢。EQ之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在《未來教育新焦點》書中建議一個可以訓練專注的「呼吸夥伴時間」:他讓小二的孩子們躺下、肚子上放一隻心愛的填充玩具當「呼吸夥伴」,感覺頭跟背靠在地板上、感覺肚子上玩偶的重量,然後用呼吸去搖動它,吸飽氣、玩偶就升高,吐氣肚子空了、玩偶就下降。研究發現,呼吸夥伴課程足以讓孩子情緒穩定持續一整天、注意力集中。

8. 細細品嘗一顆葡萄乾

想一想平常你怎麼吃葡萄乾,是不是一大把抓起來往嘴裡塞?或者把葡萄乾當成配角,散在麥片、沙拉裡頭被默默吃掉而不自知?正念有一整堂課在教人如何全心全意品嘗一顆葡萄乾,參與課程的《時代》雜誌記者凱特.皮克特(Kate Pickert)分享了她的經驗:「我手上握著一顆葡萄乾,當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葡萄乾變得愈來愈軟黏、看來不太可口,我依照老師指示觀察它,我看到當它還是新鮮葡萄時從樹上被摘下時的凹痕,然後放進嘴巴裡感受它凹凸的紋理,慢慢咬碎、咀嚼它。」正念飲食讓人發現食物的原味,也不容易吃過飽。

「專注的吃」有益健康,但是吃很容易,就因為太容易了讓我們容易忽略這個動作。台北市龍門國中藝能科老師劉慧豐參與了正念課程後,特別提醒自己吃東西別像平常那樣囫圇吞棗,在校午餐時間就不說話,認真、慢慢吃,那一陣子她的嗅覺、味覺變得靈敏,特別喜愛原味的食物,而非加工食品,她也發現外食的便當很鹹,會更有意識的挑選食物跟品嘗食物。

9. 玩「結凍解凍遊戲」

《陪孩子靜心10分鐘》提供了一個「結凍與解凍」的遊戲,讓人體驗動靜之間的落差。先讓孩子到處亂跑,當關主大喊:「結凍。」他們就得立刻停下來,原地不動,等關主喊出:「解凍。」他們就可以放鬆身體,像冰塊一樣躺在地上。問問孩子靜止不動有何感受。接著邀請孩子把食指跟中指按在手腕上,找到脈搏,算一算一分鐘跳幾次。然後做幾次正念呼吸,看看可以在多短的時間內讓脈搏慢下來,回到平靜狀態,想一想動靜之間身體的差異感受、呼吸快慢、心跳博動有哪些不一樣。

10. 從身體掃描紀錄表認識自己

當情緒從全然的放鬆到極度的緊繃,每個人的身體都有不太一樣的反應。停下來好好觀察並記下身體細部的反應(如下表),認識你的身體跟情緒獨特的對應方式,下次遇到同樣的情境,你就能掌握自己的情緒、不慌張的面對。

日期 發生什麼事? 心裡感覺是? 身體感覺是? 把它們畫出來

2015/6/10 今天講故事比賽,同學表現得比我好 我嫉妒第一名的同學,我也想要大家注意我 一種刺刺、熱熱的感覺

2015/6/20 我遇見以前欺負過我的大塊頭同學 我很害怕,怕他又再次欺負我 肚子痛、手心冒汗、呼吸急促、心跳快速

2015/6/24 熬夜準備開會提案、小孩又反覆發燒 我好疲憊、提不起勁 肩膀及脖子緊繃、眼皮浮腫、眼睛乾澀

(採訪整理:李宜蓁)

過來人分享

台北市石牌國小學生家長康惠娟,38歲

我的女兒晏菁很熱心,喜歡幫老師的忙,是老師的好幫手。但是她比較浮躁,偶爾會跟妹妹吵架,在學校有時太有正義感,會直接糾正同學的行為,我常勸她要改。我看班級臉書常看到張世傑老師在靜坐,我問她老師在做什麼?「在覺察啊!」「什麼是覺察?」「就是讓腦袋冷靜下來。」她說在考試跟比圍棋之前如果有深呼吸做覺察,就會多檢查出一題錯誤。以前她不太敢自己一個人睡,現在練習覺察,心有靜下來,已經可以關燈、戴眼罩自己入睡。她自我要求很高,有時一緊張就會咬指甲,我看見了就會拍她的手、要她戴手套,她還是戒不掉。有一次我到校跟老師談,老師勸我不必糾結在「小孩一定要怎樣」,他建議下次看她咬指甲不要打她、罵她,接受她當下的緊張,換個方式提醒她。我自己也才發現可能是我對清潔要求過頭,老師反而跟我說要學會放鬆。



正念教養第二步是用開放的心去觀察自己當下的情緒,不要逃避害怕或試圖壓制情緒,更進一步學習辨別自己常有的情緒長什麼模樣,慢慢學會情緒跟環境的對應關係。


圖片來源:插畫│Lucky wei


11 用手環幫情緒降溫

寧靜手環是「一面白、一面紅」的雙色手環,這是心寧靜運動的重要工具之一,配戴手環可以幫助自己覺察情緒的變化。當你感覺內心浮動、情緒有變化時,就將手環翻到紅色那一面,紅色標示你有壓力、處於緊張狀態,可能需要別人的關心,也更需要謹言慎行;白色則代表你的內心平靜、有能量可以幫助別人。

全球心寧靜教師團團長宋慧慈說:「手環翻成紅色面不是在警告別人『少惹我』,翻動手環的動作就是覺察,讓你跟壞情緒已經產生一點距離,你不容易無意識被情緒拖著走,也比較不會說出讓你後悔的話語或行為。」將手環翻面的當下,本來暴怒的情緒會降為生氣,生氣會變成討厭,情緒會自然逐漸降溫。

12 寫下煩惱收進盒子

當有負面念頭時我們會自我懷疑、心生恐懼,覺得有一口氣塞在胸口悶悶的,然後愈想愈多、以為會找到洞見,結果愈是往牛角尖裡鑽,這在心理學上叫「反芻」效應。當你被不斷反芻所困擾,《像青蛙坐定》建議可以用一個「煩惱盒」來面對煩惱。

先問問孩子或自己在煩惱什麼,把這些擔心寫在筆記本,看看哪些想法經常出現,就可以發現自己有哪些經常鑽不出來的牛角尖。睡覺前想一想這些煩惱,寫下來,打開盒蓋,把這些對煩惱的想法放進盒子裡,再把盒子蓋上。你遠遠看著盒子被擺在房間的某個架上,你已經跟它有距離,這麼一來煩惱就不會一直在腦袋裡轉,可以睡個好覺。

13 寧靜音樂撫平躁動

宜蘭市凱旋國中每一節上課鐘響,全校都會播放一分鐘的寧靜音樂,學生跟著音樂閉眼,「深呼吸、合掌、放鬆、寧靜下來、讓心回到原點」,順利切換到學習模式。剛開始推行「寧靜一分鐘」,曾出現老師的反彈聲音:「趕進度都來不及、做什麼心寧靜?」沒想到推行一學期後,老師發現上課效率更好,因為以前要花十分鐘管秩序、罵人,現在音樂一下,同學自動閉眼寧靜、把心回到原點,班級氣氛變得比較不浮動。

徐詩雲是九年級轉學到桃園市南崁國中後,才接觸到「寧靜一分鐘」的活動。以前她下課很愛跟同學聊天,聊得太愉快上課就很難收心,後來她發現自己跟全班同學大多能很快進入狀況,就連老師也一起做寧靜。假日當她在教會樂團表演之前,她也會坐下來讓自己安靜幾分鐘、對自己說鼓勵打氣的話,表演起來更順利。 

14 打造專屬快樂牆

歌蒂韓在《陪孩子靜心10分鐘》書中有一個「快樂練習」,其中包括打造一面快樂牆跟寫下快樂清單。她建議親子一起坐下來,用蠟筆或色鉛筆畫出愉快的回憶,再選一個每天都會經過的牆面,把畫掛起來,接著準備一些雜誌、剪刀、膠水和白紙,把你們最愉快的回憶做成拼貼畫,或是單純貼上你們共度快樂時光的照片,放上這獨一無二的快樂牆。

你們也可以在快樂牆上寫下快樂清單,請用「當我……我覺得很快樂」造句,可以像是吃花生醬三明治那樣簡單的快樂,也可以是玩水、窩在床上聽故事等等。 

15 創造親子「同在感」

親子之間最珍貴的就是同在、共感,不見得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件,但情感就累積在這些小小的回憶上。

情緒教養專家楊俐容還記得,她大學時曾面臨一段人生灰暗期、對人性感到完全失望,正巧那陣子也是媽媽跟爸爸常吵架的時日,母女知道彼此正在經歷低潮,卻也沒機會深聊。有年夏天她回到嘉義家裡,媽媽騎摩托車載她到八掌溪畔彌陀寺前,母女面對著夏日晚霞,一同唱起了〈當晚霞滿天〉這首歌,才唱了第一句媽媽哭、她也哭,雖然彼此都不知道互相真正的難處,兩人卻有深刻的「同在感」,那畫面跟感動讓她至今記憶猶新。

楊俐容自己當母親時也把握機會跟女兒共創「同在感」。在接近萬聖節的某一天,楊俐容牽著當時年紀還很小的女兒經過士林在趕路,雖然腳步急、她的心卻開放著,於是她敏銳發現女兒看到市場在賣的妖魔鬼怪面具時,突然把媽媽的手捏得很緊。當天晚上楊俐容就跟女兒聊了當下她的感受,楊俐容說:「這個小發現如果不處理,可能也不會怎麼樣,若是處理了,母女的心則會更加親密。」

16 驚奇罐開發感受

正念老師葛凌蘭用一個麥片罐讓孩子們體驗新鮮、未知跟好奇的感覺。她在麥片罐中放進一些好玩的東西,一組彩色沙包、一輛玩具車、樂高積木,讓孩子圍在罐子旁,猜猜裡頭裝什麼。有人說麥片、還有人說蜥蜴。

當所有人都猜過一輪,問問他們不知道裡頭裝什麼帶給他們怎樣的感覺:「想知道嗎?很好奇嗎?身體很亢奮、不自在或者七上八下嗎?覺得有玩恐怖箱的感覺嗎?」然後邀請孩子深呼吸,打開罐子瞧一瞧,再比對打開罐子之前跟之後的感覺。

17 陪孩子辨別情緒

當生氣、恐懼或難受的情緒風暴一來,總讓人心神不寧,尤其孩子特別不會處理這些感受。難過時你感覺時間過得特別慢,但感覺其實沒有停留很久,之所以會難過很久,是因為我們去「擔憂這個難受」,並且把感覺跟判斷連在一起,譬如:「如果我現在表現出難過的樣子,別人會認為我是個軟弱的人。」

《像青蛙坐定》一書說道,教導孩子承認感受、辨識感覺,你就教他們最重要的一件事:「沒有一種感受需要被壓抑、改變或立即表達,告訴孩子們不需要被感受沖昏頭、或刻意壓抑任何東西,只要把注意力放在感受上就好。」孩子不等於他們的負面感受,他們不是愛哭鬼、只是剛好覺得難過而已,他們不能控制感受、但永遠有機會選擇如何表達。

18 感恩三件事學轉念

《這樣玩,讓孩子更專注、更靈性》提供了一種可以平撫悲傷的專注練習:感恩三件事。這個練習幫助人們轉念,看見杯子「已經裝滿了一半水」、而非「還有一半是空的」。有次當作者葛凌蘭對壞掉的洗碗機發怒時,她迅速想到要感恩三件事,這個練習的關鍵是「即時」,不去分析為什麼快樂、或為何她應該快樂,只想為首先想到的三件事說謝謝。

感恩三件事是小事,卻可為情感跟健康帶來重大好處,因為承認情況可能更糟,就能使人比較容易滿足現狀。達賴喇嘛的《快樂》一書中引用一項研究,參與者在被要求看過一些困苦生活的照片之前跟之後,評估他們的生活品質。參與者看過照片後對生活品質都比較滿足。這並不是要洗腦,使你相信生活中的困難並不重要或不存在,而是要同等看重生活中的愉快跟不愉快的事。

19 練習對情緒有選擇權

台北市石牌國小老師張世傑用演話劇的方式帶孩子面對情緒。以生活中真實發生的衝突事件為例,把它慢動作停格重播,比方張小明跟同學吵架時內心非常的生氣,畫面暫停在這一刻,這時張世傑會一人分飾多角,先戴著憤怒面具站在張小明後面,慫恿張小明罵他、吵架;再戴著同理的面具告訴張小明,其實是同學誤會了。

張世傑說:「你可以憤怒、也可以同理,情緒是一時、不是永久的,而且你對情緒有選擇權。」

於是,當學生衝突打架時,張世傑不會講大道理、要求彼此馬上道歉和好,他會要學生先停下來覺察自己,當學生觀察到「自己在生氣」,就已經跟情緒保持一點距離了,有時只要三十秒就可脫離暴怒情緒,然後他再告訴孩子打人終究不對,需要懲處。「但我不會因此認定你是一個壞小孩,如果你當下有足夠清醒力,可以做不一樣的選擇,希望下次衝動當下你可以看到自己。」

20 我有一把情緒尺

使用說明:

這個情緒尺從3歲到成人都可以使用。先用手指出可以形容你目前感覺的臉譜,挑選下列8種方法的其中一個試5分鐘,再看現在的情緒可用哪張臉譜表現出來,檢查分數是不是有慢慢變高。嘗試各種調節情緒的方法,若無效再做更換。面對難受情緒的8種方法可以自訂。

8種方法面對難受情緒:

1做5個深呼吸,讓每一個吐氣都非常緩慢

2從脖子放鬆到腳趾

3想像在一個寧靜的地方,打開五官感受這個地方

4輕柔的音樂

5伸展身體,像貓睡醒時做的動作一樣

6看一些漂亮的東西至少5分鐘,把注意力放在細節上

7用感謝的心想想所有生命中的美好事物

8走段長長的、最好是風景優美的路

過來人分享

宜蘭市凱旋國中九年三班謝念慈, 14歲

回想七年級第一次接觸到心寧靜運動時,我覺得很新奇,因為從小到大沒感受過「寧靜」是什麼。開始練習之後,我發現自己內心有點被觸動、身體忽然變得很輕,更常聽到學校的鳥叫聲、內心更靠近大自然,上課也變得更能專注。當課程比較重、比較難的時候感覺特別深刻,走廊上走動的人或聲音不再干擾我,即使上完體育課的下一節,也可以很快進入狀況。

有一次我到校外參加比賽,我的個性平常就很容易緊張,比賽前我找個地方坐下來、閉眼做寧靜動作,在腦中先順一次流程,果然就沒有發生失誤。現在九年級了,壓力大、經常會自己做寧靜,有時模考明明有準備了,考得卻沒有預期好,會對自己生氣、但氣完可能就忘記,現在做了寧靜之後,會冷靜下來,藉由思考找出考不好可能的原因。

正念教養的最後一個步驟是邀請你觀察想法。人是習慣的動物,不是光知道方法對策就能做得到,最重要的是「看見」自己的教養慣性、慢慢的鬆動改善它。
圖片來源:插畫│Lucky wei


21 晨圈、結束圈儀式

當小孩匆忙趕到學校馬上就要開始學習,身心也需要被安頓跟整理。宜蘭縣慈心華德福學校校長王智弘說,他們透過上午一開始的「晨圈」跟放學前的「結束圈」,讓師生近距離的身心互動。

當孩子進到華德福學校,先在教室外面玩,上課了老師邀請大家進教室,老師會在教室門口跟孩子握握手、抱一下,老師此時是透過很多線索掌握孩子當下的狀態,比方心情如何、有沒有睡飽、感冒了嗎、還是早上被媽媽罵了,進到教室後開始晨圈時間,老師點起蠟燭、邀請孩子圍成一圈聊聊天,接近放學時則是「結束圈」。在這兩個儀式當中,孩子可以表達感受、得到自我認可、聽別人分享知識,老師則是基於對孩子的了解,在聊天過程中穿針引線。這些反饋儀式幫助孩子回顧今天想做什麼、學到什麼、明天有哪些可以更好。

22 在家不滑手機

分心世代,3C產品剝奪了親子間已經夠少的互動時間,當家長沉迷3C,再小的孩子都會看得到。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陳德中分享一位職業婦女媽媽學生課後的分享。這位媽媽平常上班,少有時間陪小孩,有一天她特地提早下班回家陪女兒,她一邊陪玩、一邊心思不斷飄到客廳電視正在播的韓劇,才學前的女兒咚咚咚的跑去關掉電視,跟媽媽說:「媽媽,我們繼續玩好不好?」

杏語心靈診所主任治療師蘇湘婷說,晚上孩子回到家到睡前,親子能相處的時間很短。有時候手機一滑開、再抬頭就這麼過了半小時,尤其無意識的看臉書、回LINE真的會吃掉很多時間。許多專家都建議以身作則,晚上回家到睡前,除非有緊急且重要的公事要處理,到孩子睡前父母都不再用3C產品,專心的陪孩子說話、互動。

23 換孩子當老大

《這樣玩,讓孩子更專注、更靈性》作者葛凌蘭很喜歡跟孩子玩「換人當老大」的遊戲。這個遊戲在孩子不知情的狀況下,不管幾歲都讓他們主導整個遊戲、談話跟活動的進行,目的是讓父母完全融入孩子的節奏、興趣跟活動上,讓大人變小孩。

公園裡一位父親把手機收起來,別的小孩都在奔跑、他兒子卻自得其樂靜靜坐在草地上,父親努力想進入兒子的世界,卻感受到比商務會議更大的壓力。接著兒子忽然靠近一顆石頭、觀察一隻慢慢爬行的蝸牛,這位父親勉強的起身跟著兒子,蹲在他身邊看蝸牛、好像看了好幾個小時那麼久。這位父親事後開玩笑說,這遊戲好像是專門用來折磨他的。這樣的角色對調可以讓父母更加洞悉孩子的本質、個性、反應、用何種方法在他們的世界自處,而父母偶爾也會覺醒並放下自己的主導性,讓孩子主控一切,得到意想不到的頓悟經驗。

24 「不想北極熊」練習

人無法控制想法、但也不必被想法牽著走。心理師陳品皓在《 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X情緒X行為問題》上建議大家做一個放空意念練習。想像你正看著一張毛茸茸、站在雪地上的北極熊圖片,接下來試著「不要去想北極熊」,閉起眼睛,不管想什麼,就是不要想北極熊,計時一分鐘,開始。陳品皓說,結果會發現,你根本無法阻止想法不斷出現,而且愈叫人不要想什麼,人愈是會想它。把無法控制的想法想像成天上的雲朵,等它們飄過去就好了。

如果控制想法很難的話,想一想,平常你安慰沮喪的孩子、伴侶或朋友,是不是也常說:「你不要想太多啦,不要想就沒事了!」下次記得別再說這句了。

25 等待後的糖更好吃

美國心理學著名的「棉花糖實驗」測試的是孩子能否轉移注意力、延宕享樂,能夠等待較久的孩子專注力較好、不易分心、善於管理破壞性的衝動行為,這些孩子長大以後的學業成就也比較好。

高曼在《未來教育新焦點》中提到,後來紐西蘭也做了棉花糖實驗,結果發現認知控制能力較好的孩子賺的錢比較多、也比較健康。認知控制能力成為預測人生成敗非常重要的指標。



台北市石牌國小老師張世傑會在班上讓學生做棉花糖練習。把大家喜歡的零食拆開、飲料蓋子打開,放在桌上,覺察自己想要吃美食的衝動情緒,等五分鐘後再吃。這時,有些人表情不太高興、有些人玩飲料蓋、有些人對著零食做人工呼吸、有些人則淡定看著美食,五分鐘過後再讓同學分享心得。張世傑希望透過這個練習讓學生看到自己的衝動跟欲望,而覺察會讓人的心情從很亢奮調整到比較平靜,學會等待。

26 切換角色前先聽歌

許多職業婦女經常會不自覺把工作上的壓力、煩悶帶回家裡,讓小孩掃到颱風尾。在角色需要轉換之際,試試正念呼吸或者一首能讓你平靜的歌曲,幫你去除心情雜質。

推廣心寧靜的宋慧慈在某次演講之後,收到好幾位媽媽聽眾的回饋。有一位媽媽說自從學會了心寧靜的口訣深呼吸,每天早上當她要去叫小孩起床時就先深呼吸,等一下如果又叫不起來、火氣就不會一下燒起來;另一位媽媽說,她常回到家還在想公司的事情,小孩說話她根本沒在聽,後來她在下班之前,放一首「心寧靜之歌」,把自己的壓力倒空了,才關電腦回家。這個動作提醒她記得,回家以後要全心當媽媽了。

27 爸媽練覺察四階段

有些家長雖學到了情緒教養的知識,自己卻常常做不到而感到挫折不已,情緒教養專家楊俐容在「父母學堂」課程中提供了「父母覺察四階段」檢查表,當家長感到迷惑時,可以隨時檢查自己走到哪裡、下一關是什麼、跨越挑戰的關鍵又為何。

1懵懂期:此時父母常用不當的方式對待孩子,譬如講一些很難聽的話卻不認為自己是錯的,「我小時候也是這樣被罵被打,還不是好好的?」這時父母急需最高劑量的覺察良藥,最需要打開心防、聽聽別人的建議。

2沉思期:這個階段父母知道自己管教方式不當,但不知道怎麼做才好,他們需要尋訪良師益友,找尋適當的教養知識。

3行動期:這時父母可能會開始問東問西、人家怎麼說他就試試看,但因沒有一套完整的教養理念跟技巧,容易疑惑跟困擾。他們最需要找同伴,給彼此加油打氣。

4維持期:這個階段的父母已經找到系統化的教養理念跟方法,知道怎麼做才對,但因為不習慣,所以時對時錯、時好時壞。他們需要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持續練功,讓新習慣變成自然。

28 每月一個破框行動

每個人都有很多「習慣」,上班走哪條路、遇上問題容易逃避、面對別人指責馬上反擊等等,我們容易無意識的跟隨心智習慣做日常反應。某些習慣會框住我們的發展跟進一步的學習,限制我們面對問題的彈性,因此框框很多的人,地雷也特別多。如果想要改變過去負向的教養方式跟態度,讓腦袋保持開放狀態,試試每週或每月一個破框行動。

教養的破框可以是針對日常困擾「採取B計畫」。比方每次外食孩子吵鬧時,你就塞給他平板電腦,但是上菜後孩子又沉迷平板不能專心吃飯,小孩還反過來罵你「還不是在看手機」,晚餐最後總是非常不開心。給自己一個破框提醒,有機會再外食的話,你可以準備小畫本、簡易就能結束的小桌遊、或小繪本,提供孩子打發無聊的等菜時間,並且以身作則,除非重要事情,不滑沒意義的手機;或者當你提供孩子平板,跟他商量使用時間、請他遵守規則,不再以無效的發怒收場。如果B計畫失效,再使出C計畫,框框可以一直被突破,不要卡在原地不動。

29 ABC說話法練反思

現代父母太忙,傾向把教養問題單一化,直接想找對策來處理,最好能快速有效讓問題消失。但是中間有一段最重要的接納情緒、人際技巧或應對都被忽略掉了。

心理師陳品皓建議一個能有效促進孩子反思的ABC說話法。當孩子回家聊學校的事,就是啟動自我覺察的開關,聊天內容中可能會有開心、不開心、跟同學爭執或被老師處罰等事件,這背後都會有A(發生什麼事)、B(你怎麼想,你的感覺呢)、C(你做了什麼、結果是什麼)這三個歷程。如果能有時間走完這個聊天過程,聊到細節、感受,就能跟孩子一起檢視事件、自己跟結果的相對應關係,接著才有機會發展策略、找出動機去解決問題。

30 7問句,不重複錯誤

許多家長面對小孩問題時,可能沿用當年他們父母的那一套、或者刻意跟父母的做法反向操作。回想自己的童年經驗,可以加強設身處地的能力,可以促使家長思考:「我們給小孩怎樣的感受?」以下表格裡的7個問句,可以讓爸媽反思跟上一代的關係,也可以將表格給孩子填答,看子女跟自己的關係,一起討論。

題目 爸媽的答案 孩子的答案

1我與母親之間最美好的經驗是什麼?與父親的美好經驗又是什麼?

2我最痛恨母親的經驗是什麼?最痛恨父親的經驗是什麼?

3當我犯錯時,父母如何回應?

4我如何描述我的母親?

5我如何描述我的父親?

6當我還小,母親都是怎麼描述你的?父親如何描述你?

7如果你可以改變母親一件事,那是什麼?你想改變父親的是什麼?

過來人分享

台北市龍門國中老師劉慧豐,38歲

我是天主教徒,個性樂觀開朗,有一個四歲、跟一對一歲半的雙胞胎兒子。但是生完雙胞胎後我得了產後憂鬱症,曾連續七天無法入睡,產假後回去上班甚至出現恐慌、眩暈症狀,只要把車開進隧道洗車我就想跳車。我睡不好、情緒低落,不明白身體怎麼變得這麼差,不願面對事實,擔心小孩以後怎麼辦。我對小孩也沒耐心,他們有時愛哭、不讓我抱,我曾把不滿一歲的寶寶抓起來大喊:「你為什麼一直哭!」偷打他們屁股後,又自責我怎麼可以打小孩。後來去上台灣正念工坊的八週課程,我的失眠、恐慌並沒有不藥而癒,但是我不再把失眠當成得癌症那麼嚴重,如果我發現自己又恐慌,會告訴自己深呼吸,不用對抗它、五分鐘就過去了;我請了育嬰假調養身體;當我沒辦法親自照顧孩子,如果我能提供一個可靠信賴的保母,代替我好好照顧他們也是很好的;我不再習慣批判自己是不好的母親。現在我學日本茶道、上師大進修班充實自己,正念讓我感覺「我有跟自己在一起、突然記得要愛自己」。我介紹媽媽也去上課,她是個終身為家奉獻的主婦,現在她也懂得偶爾放下家人出國旅遊、照顧好自己、過自己的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