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今年升高中職5大規則調整


今年升高中職5大規則調整

作者:張瀞文、王韻齡 日期:2015/05/01 摘自:《親子天下》第67期《明日學校 這樣教出未來人才

對九年級生來說,今年選填志願比去年更容易預估落點。對七、八年級,甚至更小的學生來說,
未來升高中會考的重要性將愈來愈低,將走向「多重管道」的升學模式。

十二年國教上路第二年,許多制度仍邊走邊修正。對九年級生來說,今年修改了許多爭議比序,志願選填較去年容易;更長遠來看,未來升高中將有「多重管道」,會考的重要性降低,學生的自我探索、在校成績、高中端學校特色、學區遠近等,重要性將逐漸提升。

去年某學生在第二次免試入學時,沒有會考成績卻錄取了北市成功高中,「零分上成功」成了熱門討論。超額比序中的「志願序」,致使去年落點難以預估,免試入學的選填志願及分發幾乎是空前的混亂;一免時多數學生「高分低就」,二免卻多「低分高就」。

今年情況將大有不同。

壞消息是,今年競爭人數增加,但分發次數減少,帶給家長不安。今年國中畢業生多數屬龍,人數比去年多了一萬四千人;去年第一次免試、特色招生、第二次免試,共有三次分發機會,但今年會考後免試分發,一次到位。

好消息是,去年許多惹爭議的比序項目及升學流程,在今年都做了修正,升學改革的鐘擺向右挪動,在志願的選填上比起去年也更容易預測。

升學規則5大調整

綜觀十五就學區升學規則,有五大調整:

1.取消特色招生。

今年有特招的學區「號稱」有三區:基北區、桃連區及台南區三區八所學校,共九百一十個名額。但實際來看,只有台南有真正辦特色招生,區內明星高中幾乎都開出名額,總共招收七百五十名學生。

2.一次分發到位,入學時程短。

去年從五月中會考,到八月中第二次免試分發,歷時三個月,考生身心俱疲。今年大多數的學區在六月底會就定位(基北區是七月初)。一免沒有上的學生,仍可參加各校續招。

3.志願序改為群組積分。

志願序是造成去年高中排名大混亂的主因,今年調成多個志願為一群組,例如基北區前五志願不扣分、中投區前十志願不扣分。基本上多數學區前三志願都不扣分。

4.多元學習等項目「擇優採計」,拿滿分不難。

去年服務學習、無記過紀錄、體適能、競賽表現、證照等「多元學習表現」,幾乎每一項都遭受批評,今年各區這些項目都留著,但是學生可選擇自己有能力或拿手的來計分,多數學生在這一項不難拿滿分。例如高雄區多元學習表現共有一百分,最多採計四十分;台南區則是七十分,最高採計五十分。

5.爭議性項目取消或調整。

除了志願序、多元學習表現重要性降低,去年惹議的許多項目都變得「安全」。例如去年被批評「作文決勝負」的基北區與中投區,今年作文的占比都非常小;嘉義區也取消了英檢兩分。

綜括以上五項調整,當所有比序都成為門檻,只要努力就可拿分,會考成為唯一有鑑別度的項目。今年的生態會比去年更像基測年代:考試決勝負。

因為少子化,高中提前攔截學生,用盡方法要搶到量夠足、夠好的學生。(楊煥世攝)

這些共同調整之外,有一些學區的做法較特別,值得注意,包括:

1.基北區會考比序以「十量尺」取代「四標示」,會考成績中段以後學生不易分高下:今年考生較去年多,占近三分之一考生的基北區擔心最後「比不出來」,因此負責會考研發的台師大心測中心推出「十量尺」,希望在比序同分、標示同分之後,比「量尺分數」,但基北區堅持將十量尺分數拿到前面比,反而讓中後段學生全部擠在一起。

為了讓成績前段生有區隔,各科量尺分數雖然由一排到十,卻是以三分為平均值,導致後五○%的學生拿到的只有一分及兩分。「我為中等的孩子感到悲哀,」白小姐家住新北市,是九年級生家長,孩子在校成績中上,有次模擬考某科拿了量尺分數兩分,她一驚,看考卷發現孩子也答對一半,十量尺的設計讓半數的學生都落在一分與兩分。

2.台南區維持特色招生及志願序扣分,選填志願仍有難度:在競爭激烈的重點學區,志願序的影響都降低了,台南區還是維持著志願序每校扣分,第一志願拿十分、第二志願拿八分、第三志願七分、第四志願六分、第五志願五分,第六志願後不計分。加上七百五十個名額的特招學生,使得台南的學校落點不易預估。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