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大人的工作是「觀察」加「解碼」

大人的工作是「觀察」加「解碼」

作者:張益勤
稍後再看
立即分享

李坤珊是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幼兒教育系博士,結合理論知識運用在第一線工作。她也是《親子天下》專欄作家,筆下每一篇溫暖故事都發生在她的教室。
即使是博士,面對孩子依然是場真實的學習。和每間教室一樣,李坤珊的教室裡也隨時面臨狀況。譬如,有學生在學習途中分心,躲到桌子底下,不時抓著桌 腳探出頭來。看似搗蛋,不專心工作,李坤珊走近他,沒有發脾氣,只給了他一塊布,孩子也真的安靜下來,課程的節奏完全沒有被打斷。
「他要抓東西才有辦法專注,就像嬰兒被大棉被包住一樣,感覺安全。」她對每一個學生瞭如指掌。「每個人都可能需要東西輔助學習,像是球,或是握筆的輔助器,」李坤珊說。
老師不再主宰學習,而是觀察、了解學生,因為孩子的每個細微舉動都在暗示大人給予適當回應。
釋出學習的自主權,遇到孩子學習偏食怎麼辦?「有人愛拼字,自然就會有人不愛數學,」李坤珊面不改色,不疾不徐,認為老師的責任就在於找出為什麼不愛數學。「有些人學數學得用故事引導,」李坤珊說,「觀察」是了解孩子、引導學習的第一步。
信任孩子決定:作業進度讓每個人自訂
觀察孩子,便能了解孩子、信任孩子,相信他有能力替自己做決定。舉例來說,蒙特梭利採混齡、分程度上課,中高年級的學生裡,特別有數學天分的孩子,不論年紀大小,便會分在高級班;相反的,若是科學需要補救,便會與初級班一起上。各有所長,沒有人是絕對的贏家或輸家。
老師也適時的把進度控制權釋放出來,讓學生主掌。老師先訂定一週的目標和作業進度,接著讓學生自己安排進度,先做容易的?還是先做喜歡的?在家裡 寫?或是帶回家寫?如果一週有十項作業,學生只要確定在週末前完成就好,若是週四全部做完,週五便可以輕輕鬆鬆閱讀、玩桌遊。信任、放手,蒙特梭利給孩子 自由,讓學生顯得從容,提早學會現實生活中重要的時間管理,也透過日常生活,了解自己的喜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