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孩子是亞斯伯格,怎麼辦?

孩子是亞斯伯格,怎麼辦?

作者:李宜蓁
2010-11 親子天下雜誌 18期

亞斯伯格的孩子無法察言觀色、感同身受,學習社會技巧需要更多的時間、引導與練習。 《親子天下》請教早療專家與心理師,提供幫助亞斯伯格孩子學會社交技巧的九大建議。

攝影:黃建賓 攝

亞斯伯格的小宗(化名)還在念幼稚園時,就很愛用不適當的方式糾正別人,「老師,你連A跟B都分不清楚嗎?」一般孩子升上小學後,大多會理解這類小失誤很正常,且在課堂上大剌剌指正老師是不合社會禮儀的行為,小宗卻是真心覺得老師錯了。經過反覆教導練習,小宗有次就快脫口而出糾正數學老師,及時煞車後,想了很久後委婉的說:「老師,你小時候數學沒有好好學嗎?」


「有教真的有差,」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研發組組長易曼說,亞斯伯格的孩子可以透過引導練習,改善讓人困擾的言行,「教亞斯伯格的孩子學習社會技巧,就像教智能障礙的孩子學數學一樣,就是要教比較久。」不過他們學習能力雖不差,卻往往無法舉一反三,下次遇到不一樣的狀況,可能又讓他們不知所措。因此易曼建議,引導者要找出孩子可接受的方法,用他們的步調漸進式的修正與學習,從他們已經學會的生活經驗再疊上新情境,減少挫折、往優勢發展,是幫助他們更快學會社會技巧的關鍵。


如何理解亞斯伯格孩子


充分了解亞斯伯格孩子的特質,才能對症下藥。一般對亞斯伯格孩子常見的錯誤認知有:一、有暴力攻擊傾向;二、不聽話;三、講出刻薄惡毒的話;四、非常自我中心。易曼解釋,亞斯伯格的孩子在校常因情緒問題而出現攻擊行為,但核心問題源自於他們無法理解社會規則,如「為什麼要排隊?」、「他怎麼可以作弊!」。跟同學起衝突之後,老師愈想制止孩子的行為,他們愈會本能的揮拳亂踢。但其實他們只是用原始的方式反應情緒,並不是有暴力傾向,亞斯伯格孩子長大後反而是常被霸凌的對象。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