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 電子防潮箱 德製濕度計的誤差值會有多少? 懷疑他的準確度嗎?
之前寫過這篇 你懷疑電子防潮箱的濕度計正不正確嗎? 這篇你一定要好好看看 對於濕度計原理和相關誤差值的一些狀況有做了說明,這邊就不再重複相關的資料了,只做和這篇主題中提到的『到底這所謂德製濕度計他的差異會有多少呢?』還有因為之前『靈異網站』中一位同時買了兩台相同型號的『收藏家老客戶』(抱歉~我的帳號被『靈異』給停掉了,我又是個懶得再去重新註冊543的人,暫時就不再繼續到那服務網友了,還請『靈異』的朋友見諒了~)另外就是:這些測試和記錄,並沒有得到收藏家公司的審核文章或是專業指導,並且這是屬個人的『舉動』,我也不是『官方發言人』,我的立場並不能代表收藏家的發言喔,當然~我是實話實說的個性,有不好的我也是大剌剌的說出來,這是我個人網站所以『老實說』是我的權力,哈哈哈~ 除了該有的職場上保密範圍內不該說的我不能回覆的地方,其他我能夠自己查詢資料,在知識和判斷確認後、能查證的、不清處詢問相關專家之後,我會盡自己能力範圍內,不只做測試、還整理成較完整的資料提供給大家。
當然~ 由於我並非念這專業科目的,若難免有錯誤的地方,還請大家提供修正的修改建議,你的回覆
就是我進步的推力,還請多多指教了。
當然~ 由於我並非念這專業科目的,若難免有錯誤的地方,還請大家提供修正的修改建議,你的回覆
就是我進步的推力,還請多多指教了。
先敘說一下之前這位朋友的狀況,由於一次同時間買了兩台相同型號的電子防潮箱,但居然兩台同型號
的電子防潮箱上面的濕度計顯示狀況居然差異到最高10%,簡單說一台如果顯示40%RH 另一台可能顯
示的是50%RH ,那當然心中會有懷疑『是否濕度計校正』是有問題這樣的疑問產生。
後來這位朋友在賣場買了一個約6~800元的電子式濕度計,相較比較之後,把一個顯示比較的高的濕度
計調整的和顯示比較低的相同。
後續我也在留言中有回覆過這些問題,這邊就不多做解釋,但這個問題引起了我好奇的興趣~
濕度計的差異為何會這麼大呢? 差異到多少屬不正常的狀況呢?
的電子防潮箱上面的濕度計顯示狀況居然差異到最高10%,簡單說一台如果顯示40%RH 另一台可能顯
示的是50%RH ,那當然心中會有懷疑『是否濕度計校正』是有問題這樣的疑問產生。
後來這位朋友在賣場買了一個約6~800元的電子式濕度計,相較比較之後,把一個顯示比較的高的濕度
計調整的和顯示比較低的相同。
後續我也在留言中有回覆過這些問題,這邊就不多做解釋,但這個問題引起了我好奇的興趣~
濕度計的差異為何會這麼大呢? 差異到多少屬不正常的狀況呢?
首先,先整理一下之前寫過的濕度計基本差異性數據資料:
本資料只針對『收藏家』的濕度計可以套用喔,由於市面上大部分的指針式濕度計校正濕度為50%RH,
這是詢問過濕度計廠商告知的,所以誤差值的範圍並不是都相同的,而一般廠商選擇50%RH為校正點
也比較方便,因為剛好是再濕度顯示的一半,而環境顯示的濕度計大多為60%~90%的顯示範圍較多,
除非是特殊的訂製需求,大部分環境顯示用的指針式濕度計都為50%RH的原因在這。
收藏家指針式濕度計不管是德製還是日製,校正點為『40%RH』,換句話說當濕度顯示在40%RH時
是誤差率最低的狀態,另外濕度計雖大多表示誤差值在正負5%到10%之間,但越接近40%RH時誤差為
正負2~3%,當離40%較遠時為正負3~5%,當更遠的範圍則會到正負5~10%。
而一般在濕度為10%RH以下則不管是電子式或是指針式的幾乎都不顯示或不可參考,需專業機種或為
超低濕需求設定的濕度計才可以使用,顯示的數字才有參考的意義。
說到這,先看測試實驗的記錄筆記吧,看這麼久的文字,累了吧~ 有圖有真相,為了能模擬不同的時間
差可能產生的影響,我找了一台公司平常只做展示機種,並且已經擺在展示區有2年左右的防潮箱,另外
再借了一個今年初才到貨的濕度計,標準確認的參考,就以工廠校正過的tesco H1為標準值對應,這邊
的比較背景溫度的部份,由於並不是再『恆溫恆濕』的完全氣密環境中比較, 可能造成的差異部分就只能
忽略不去考慮了, 而相關的紀錄資料都是等過4~12小時不等之後才做記錄,已確保這時防潮箱內的濕度
呈現是比較穩定的狀況,避免指針式變化較為緩慢的誤差可能。
另外需注意的地方是,測試期除濕度計外並無擺放其他物件,為空箱的一個測試環境。
本資料只針對『收藏家』的濕度計可以套用喔,由於市面上大部分的指針式濕度計校正濕度為50%RH,
這是詢問過濕度計廠商告知的,所以誤差值的範圍並不是都相同的,而一般廠商選擇50%RH為校正點
也比較方便,因為剛好是再濕度顯示的一半,而環境顯示的濕度計大多為60%~90%的顯示範圍較多,
除非是特殊的訂製需求,大部分環境顯示用的指針式濕度計都為50%RH的原因在這。
收藏家指針式濕度計不管是德製還是日製,校正點為『40%RH』,換句話說當濕度顯示在40%RH時
是誤差率最低的狀態,另外濕度計雖大多表示誤差值在正負5%到10%之間,但越接近40%RH時誤差為
正負2~3%,當離40%較遠時為正負3~5%,當更遠的範圍則會到正負5~10%。
而一般在濕度為10%RH以下則不管是電子式或是指針式的幾乎都不顯示或不可參考,需專業機種或為
超低濕需求設定的濕度計才可以使用,顯示的數字才有參考的意義。
說到這,先看測試實驗的記錄筆記吧,看這麼久的文字,累了吧~ 有圖有真相,為了能模擬不同的時間
差可能產生的影響,我找了一台公司平常只做展示機種,並且已經擺在展示區有2年左右的防潮箱,另外
再借了一個今年初才到貨的濕度計,標準確認的參考,就以工廠校正過的tesco H1為標準值對應,這邊
的比較背景溫度的部份,由於並不是再『恆溫恆濕』的完全氣密環境中比較, 可能造成的差異部分就只能
忽略不去考慮了, 而相關的紀錄資料都是等過4~12小時不等之後才做記錄,已確保這時防潮箱內的濕度
呈現是比較穩定的狀況,避免指針式變化較為緩慢的誤差可能。
另外需注意的地方是,測試期除濕度計外並無擺放其他物件,為空箱的一個測試環境。
首先,我將濕度設定調整為一般大眾最常的需求,『M模式』、以收藏家的除濕程序在M模式時會將箱內
濕度控制在35%RH~45%RH的濕度控制範圍內。這時從左到右分別濕度顯示為49% 、45.6%、42%三個
數字,雖然看似49和42這兩個好像差異很大(真的滿巧的,這次進行測試時完全沒有任何先行測試或
特別挑選濕度計,剛好與標準相比,一個是『正向數值誤差』,另一個為『負向數值誤差』,除巧合之外
也正好作為一個值得參考當做範例的說明案例了)。與本次定義的標準相比,左邊的誤差值為『+3.4%』
右邊為『-3.6%』 與誤差值正負2~3%之內是屬於允許合理的範圍。
濕度控制在35%RH~45%RH的濕度控制範圍內。這時從左到右分別濕度顯示為49% 、45.6%、42%三個
數字,雖然看似49和42這兩個好像差異很大(真的滿巧的,這次進行測試時完全沒有任何先行測試或
特別挑選濕度計,剛好與標準相比,一個是『正向數值誤差』,另一個為『負向數值誤差』,除巧合之外
也正好作為一個值得參考當做範例的說明案例了)。與本次定義的標準相比,左邊的誤差值為『+3.4%』
右邊為『-3.6%』 與誤差值正負2~3%之內是屬於允許合理的範圍。
接著我調整到『H模式』,根據除濕程序濕度控制範圍為25%RH~35%RH,從左到右分別顯示為:
34%RH、28%RH、23%RH,與標準相比,左邊的為『+6%』右邊的則為『-5%』,以較遠的誤差可能
產生誤差值3~5%標準相比,也還在允許範圍之內。
最後這邊也預告一下,這些誤差值在記錄後,接著我會用所謂『鹽類飽和水溶液』做『土製校正』的測試
參考依據,請見下方的預告篇資訊了。
34%RH、28%RH、23%RH,與標準相比,左邊的為『+6%』右邊的則為『-5%』,以較遠的誤差可能
產生誤差值3~5%標準相比,也還在允許範圍之內。
最後這邊也預告一下,這些誤差值在記錄後,接著我會用所謂『鹽類飽和水溶液』做『土製校正』的測試
參考依據,請見下方的預告篇資訊了。
忽然這時發現,對吼~忘了做一般室內原本的狀態測試記錄了,所以我先把防潮箱的電力關閉,並且把門
全開狀況,讓箱內的空氣與辦公室環境相同,就是處於室溫狀況下記錄一下,這邊要特別註明一下,在辦
公室內,由於冷氣都開的滿強的,可以看到我的座位溫度約在21度c,濕度相對的也比室外低一些,這部份
的資料可能也會造成一些濕度比較的差異,不過~這邊我是忽略不去比較了,不然真是難控制完全相同的
環境啊~ 接著為了拍照方便,四小時後我再度把門關上好方便做比較記錄,從左到右濕度為:
61%RH、58.3%RH、55%RH與標準相比,左邊誤差為『+2.7%』右邊為『-3.3%』 也是在3~5%的範圍
之內。
全開狀況,讓箱內的空氣與辦公室環境相同,就是處於室溫狀況下記錄一下,這邊要特別註明一下,在辦
公室內,由於冷氣都開的滿強的,可以看到我的座位溫度約在21度c,濕度相對的也比室外低一些,這部份
的資料可能也會造成一些濕度比較的差異,不過~這邊我是忽略不去比較了,不然真是難控制完全相同的
環境啊~ 接著為了拍照方便,四小時後我再度把門關上好方便做比較記錄,從左到右濕度為:
61%RH、58.3%RH、55%RH與標準相比,左邊誤差為『+2.7%』右邊為『-3.3%』 也是在3~5%的範圍
之內。
接著由於為週五下午了,雖然之後我又將電源開啟,並且把濕度控制調整在『L模式』但時間還等待不夠
久,但我想下班前多做一次記錄也ok,等週一再做一次看看了。在L模式濕度控制範圍應該為45%~55%RH
從左到右的濕度記錄為58%RH、54.8%RH、51%RH,與標準相比左邊為『+3.2%』右邊為『-3.8%』 。
久,但我想下班前多做一次記錄也ok,等週一再做一次看看了。在L模式濕度控制範圍應該為45%~55%RH
從左到右的濕度記錄為58%RH、54.8%RH、51%RH,與標準相比左邊為『+3.2%』右邊為『-3.8%』 。
週一一早到公司,繼續再一次的紀錄了。
相同L模式運作兩天,從左到右分別為:49%RH、47.6%RH、43%RH與標準相比左邊誤差值為『+1.4』
右邊為『-4.6%』, 也都在正負3~5%的範圍內。
對於這次的測試,我並不會就藉著這簡單的測試條件要表示『你看~收藏家的濕度計多好』這樣的結論,
以一個我看官方的服務相關資料中表示,濕度計誤差範圍為正負5%去看,他是在這合理的狀況之中,尤其
收藏家的濕度計是在濕度40%RH的狀態下做校正,也比較符合一般大眾使用者的需求,而為何會有如最前
面提過同時買兩台卻正負差異之間到10%這麼多,我想也許上面的測試是個可能有的誤解差異了,一個差在
正值一個差在負值,相加之下很有可能『感覺』好像差異很大,而之前這位朋友以其他的濕度計來校正,嚴
格上是有個滿大的危險,就是標準是否也是在40%RH的狀況做校正呢?濕度計本身還有誤差值的可能,會
不會校正之後造成更大的誤差?或是到底高的對低的是校正對了還是錯了呢?
並且,最擔心的不是濕度高可能會有發霉的情況發生,基本上箱內濕度控制在60%RH已經抑制了黴菌的產
生,但若校正後無意間認為濕度不夠低所以把模式改成H較低的濕度,反倒擔心過低的乾燥會對擺放的物件
有傷害的情況發生,那才是更直接且快速的傷害。
所以,最好當懷疑濕度計顯示不正確時,最佳的方式還是請原廠協助測試校正一下,這才是最佳解決方案喔。
相同L模式運作兩天,從左到右分別為:49%RH、47.6%RH、43%RH與標準相比左邊誤差值為『+1.4』
右邊為『-4.6%』, 也都在正負3~5%的範圍內。
對於這次的測試,我並不會就藉著這簡單的測試條件要表示『你看~收藏家的濕度計多好』這樣的結論,
以一個我看官方的服務相關資料中表示,濕度計誤差範圍為正負5%去看,他是在這合理的狀況之中,尤其
收藏家的濕度計是在濕度40%RH的狀態下做校正,也比較符合一般大眾使用者的需求,而為何會有如最前
面提過同時買兩台卻正負差異之間到10%這麼多,我想也許上面的測試是個可能有的誤解差異了,一個差在
正值一個差在負值,相加之下很有可能『感覺』好像差異很大,而之前這位朋友以其他的濕度計來校正,嚴
格上是有個滿大的危險,就是標準是否也是在40%RH的狀況做校正呢?濕度計本身還有誤差值的可能,會
不會校正之後造成更大的誤差?或是到底高的對低的是校正對了還是錯了呢?
並且,最擔心的不是濕度高可能會有發霉的情況發生,基本上箱內濕度控制在60%RH已經抑制了黴菌的產
生,但若校正後無意間認為濕度不夠低所以把模式改成H較低的濕度,反倒擔心過低的乾燥會對擺放的物件
有傷害的情況發生,那才是更直接且快速的傷害。
所以,最好當懷疑濕度計顯示不正確時,最佳的方式還是請原廠協助測試校正一下,這才是最佳解決方案喔。
另外,就我個人了解另一個可能產生的誤差值情況還有兩個,一個是高溫的環境可能也會造成濕度計的誤差
值變動,例如送貨的貨車由於室外被太陽照射,室外溫度30度,車內可能高達40甚至50度的高熱,這時如
果剛好防潮箱在貨車中高熱的環境下放久了,可能會對濕度計的產生校正點較高的變動機率,畢竟所謂指針
式的『髮式濕度計』它的材料是濕度敏感元件,也可能受到高熱溫度的影響的。
另一個可能的狀況就是濕度計受到大力的外力震動,如搬運貨物時的碰撞,有可能震動到圈圈狀的濕度感應
它的形狀,也可能卡住或是震動過大產生指針偏移,所以當你擔心或是懷疑濕度計的狀況時,詢問一下原廠
的校正協助,是最正確的一個方式喔。
值變動,例如送貨的貨車由於室外被太陽照射,室外溫度30度,車內可能高達40甚至50度的高熱,這時如
果剛好防潮箱在貨車中高熱的環境下放久了,可能會對濕度計的產生校正點較高的變動機率,畢竟所謂指針
式的『髮式濕度計』它的材料是濕度敏感元件,也可能受到高熱溫度的影響的。
另一個可能的狀況就是濕度計受到大力的外力震動,如搬運貨物時的碰撞,有可能震動到圈圈狀的濕度感應
它的形狀,也可能卡住或是震動過大產生指針偏移,所以當你擔心或是懷疑濕度計的狀況時,詢問一下原廠
的校正協助,是最正確的一個方式喔。
再來對於『鹽類飽和水溶液』這個校正方式, 我花了好些時間和功夫研究它了一下,利用週末也將相關的
需要材料給找齊了,就等待我花個幾天實驗它了。
瞧瞧先行預告下面這相片吧~ 到底這『一包』東西有啥有趣的呢?到底這有效還是沒效?
嘿嘿~ 等待幾天後我的測試實驗報告啦~
需要材料給找齊了,就等待我花個幾天實驗它了。
瞧瞧先行預告下面這相片吧~ 到底這『一包』東西有啥有趣的呢?到底這有效還是沒效?
嘿嘿~ 等待幾天後我的測試實驗報告啦~
最後~ 還是我的老話和觀念『會抱怨、會出聲就是好客戶』這是我對讀過 這本書 最好的心得感覺和學習
後精神, 我當然知道這只會增加自己的工作負擔和麻煩,但有些正確的事如果因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的態度,或是『說的太多增加自己困擾』這樣的舊有觀念,我『個人』認為這不是正確的『現代網路時代』
該有的企業經營方式和客戶服務態度,我也想看看我自己能做到多少和發揮多少的影響力,至少不論結果
如何,我盡力做到最好了~
我也對得起我定位的『專業經理人』該有的職場定義 ,還是希望這篇對『相對濕度』觀念不夠的朋友有所
幫助,尤其現在不管網路或是買場越來越多的『濕度計』再販售,大部分的業務銷售人員,也都是觀念不
夠和不正確的,如果聽了錯誤的知識,那還不如不聽,不是嗎?
後精神, 我當然知道這只會增加自己的工作負擔和麻煩,但有些正確的事如果因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的態度,或是『說的太多增加自己困擾』這樣的舊有觀念,我『個人』認為這不是正確的『現代網路時代』
該有的企業經營方式和客戶服務態度,我也想看看我自己能做到多少和發揮多少的影響力,至少不論結果
如何,我盡力做到最好了~
我也對得起我定位的『專業經理人』該有的職場定義 ,還是希望這篇對『相對濕度』觀念不夠的朋友有所
幫助,尤其現在不管網路或是買場越來越多的『濕度計』再販售,大部分的業務銷售人員,也都是觀念不
夠和不正確的,如果聽了錯誤的知識,那還不如不聽,不是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