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給孩子成功的機會,他們會學得更好!

給孩子成功的機會,他們會學得更好!

  • 作者:陳之華
  •  
  • 2009.04.07
相關關鍵字:
    芬蘭教育可貴之處,在於讓孩子對自己的能力建立自信心。當孩子不再只是埋首於試卷與功課時,他們的學習動力會更強,表現也會更亮眼。
    農曆年前,我們全家從北國芬蘭搬遷回到睽違六年餘的台灣,兩個女兒在二月開學後,陸續銜接上了台灣的學校。今年十三歲和十一歲的她們,曾在幼童時期待過台灣三年,但小學之後的養成教育都在海外,她們回國後分別進入國一和小五的下學期課程。
    回到台灣的最初幾天,正逢學校學期末了,趕在過年前校方教務人員即將放寒假時,我們造訪了大女兒將入學就讀的國中。在拜訪完畢就要離去時,教務人員很用心的為大女兒準備了所有下學期的新課本和習作本。
    一時半刻間,離開台灣這麼多年的我們,看著這層層堆疊的各種新教材,還真不明瞭,寒假不是才剛剛開始嗎?下一個新學期都還沒到,就已經要學生捧著這些課本和習作本?
    東西方開學生活大不同
    想起在國外的學習生涯裡,期末一旦來到,就是完全放鬆的休假;而漫長假期之後的開學第一週或開始幾天,通常是全體師生的就緒日,有時連新課本在開學後的幾天內都還沒送達學校。大女兒在芬蘭的國一開學日,同學到學校後不到一個半小時就解散了。學校唯一做的「大事」,就是讓學生知道真的開學了。女兒拿了新課表,和久違的好同學來個熱情擁抱,相互分享放假生活點滴,然後就回家去了。
    有趣的是,當我們回到了應該算是極為熟悉的家鄉,而且讓孩子進入故土的學習環境之後,反倒有著層出不窮的驚奇與疑惑。下學期開學後,國一的大女兒所經歷的前三天學校生活,就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考試、考試、再考試。新學期一開始,學校就安排了每一個科目的單科「複習考」,對於才從國外回來且仍處於狀況外的我們,可算是一場驚奇的體驗!

    女兒開學三週以來,我看到台灣國一生的每一天就在接踵而至的大中小考試中度過,天天如此、週週如此。可能這三週內所完成的各類考試,已足以媲美芬蘭一整學年的考試數量了吧……

    有位老師告訴我們:等到段考之前,還會有更多、更瘋狂的情況,這裡就是這樣……

    對於國一學生才開學不久,就已如此戰戰兢兢的「因應」,真讓我驚歎不已。有時不禁覺得整個教育體制與升學制度是否已幾近於「走火入魔」了?怎麼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的中學教育不但沒有比過往更活潑、更有效率、更多元、更趨於人性,反而難度更往低年級延展,升學壓力也不斷往國小伸手,仍然是以考試來引導教學?

    其實,芬蘭也有考試,而且每個科目都有評量,考試前孩子都會花上不少時間來讀書,所以學習不見得輕鬆。但過去幾週以來,我一直在思考,同樣有考試、有升學,為什麼我們家鄉的孩子、老師和學校,都得如此沒日沒夜、精神緊繃,好像要不停的和看不見的時間壓力賽跑一樣?

    學習需要長時間吸收與累積

    芬蘭之所以沒有三天一大考、兩天一小考,主要原因是芬蘭的教育概念和教師都認為,學習必須靠時間,只有學生經過適當的吸收和累積,才算是學到應該要學的。沒有經過足夠消化與融會貫通的學習,即使老師在短時間之內給得再多、練習得再多,也不過是澆灌下去的教育罷了。因此他們極少用不斷的考試來幫助孩子學習,因為不斷的密集測試會使學習失焦,也會讓多數的孩子知難而退。

    他們重視的是學生能不能理解,以及孩子思想能不能獲得啟發。所以希望孩子在讀地理時,知道的不是只有土耳其的地理位置、高山和湖泊等資料,以及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基本歷史沿革等,他們更想要讓孩子了解,一個國家的地理、歷史與現今的發展關係,進而認識國際情勢與變動。因此,孩子的考題不多,卻會出現要去思考為什麼土耳其社會對於加入歐洲聯盟(EU)呈現兩極化的論辯?為什麼同樣是土耳其人,東部和西部卻有著極為不同的思想與行為模式等等開放式的申論題。

    這樣的教育,不是靠反覆考課文的字詞、填充題和標準解釋題等可以達成,更不可能以量化性的題型和考試分數來達到。此時一門課的學習是多元與多樣的,而作業與考核的方式也有很多種,但絕不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成果,窄化成錙銖必較的分數和排名。

    教育孩子有如教育大學生

    在芬蘭,任何一門課,不管是一本書的閱讀或是給孩子的作業,都有待孩子去思索與咀嚼,所以芬蘭的老師總是重質不重量。如果有任何的指定讀本或報告要做,那就會是這門課一連幾個月,或甚至整個學期的主要學習重點。這種長時間的循序引導,不會讓孩子在壓縮的短時間內分身乏術,弄得精疲力盡,最後抹煞了不少學習樂趣。

    此外,他們從不會將所有科目集中在一、兩天內採大拜拜式的考啊考,因為那樣對一般的孩子並不公平(芬蘭不採精英教育,因為教育資源本來就是給所有人共同享有的)。

    芬蘭以教育「大學生」的方式,用在我們認為還是小孩子的身上;他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潛力與智慧,認為每個孩子的發展快慢原本就不盡相同。

    當我們的孩子埋首於準備國、高中基測與學測的各種補充教材、重點講義,以及一張張做不完的考卷裡,芬蘭孩子卻是在思考報告該怎麼著手、資料如何蒐集、該如何下筆寫……從自我組織能力的發揮中,逐步學到終身受用的學習方法與知識。

    曾在芬蘭和法國兩地擔任過語言教師的寶拉‧菲利浦(Paula Philip)認為,法國教育和芬蘭教育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法國要學生去分析雨果、盧梭,然後在考試的時候要學生寫出老師上課教過一模一樣的答案;但這樣的做法,不是北歐國家希望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

    芬蘭希望培養孩子一生受用的能力,是增加學生批判性的思考力。所以他們要孩子寫報告、寫論文,願意給孩子更多的空白時間去思考,好讓孩子在理解之後,學會表達自己的思想,而不只是拷貝或死記他人的學問就好。赫爾辛基大學教育學院行為科學院院長派屈克‧森寧(Patrik Scheinin)就說:「引述雨果或莎士比亞的話,或許是很不錯的自我表達方式,但是背誦式的教育,未必能對學習過程產生有意義的成果。」

    讓孩子覺得自己能成功

    比起亞洲,芬蘭的考試真是不多,而且考試的分數是屬於孩子的,是老師和個別學生的隱私,絕不公開給全班知道,也絕不大剌剌的公布排名。他們認為,成績不是用來打擊孩子,更不是讓孩子認為不如人而激發上進心的方式。考試儘管少,但老師都會批改之後再親自一個一個的交還給孩子,顧及孩子的自尊與顏面,又能逐一按照孩子的學習近況,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提醒。

    這樣的理念,是一種回歸最基本對人的尊重,不用讓孩子在小小年紀就一定要知道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因為唯有讓孩子建立起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心,他們才會真正進步。芬蘭教育可貴之處,就在為孩子開啟長期學習的「機會之窗」,而不是讓孩子在無窮無盡的試卷與功課中滅頂。

    森寧說,來自亞洲國家的參訪者總會不斷詢問,為什麼芬蘭學校裡有相對多堂的體育和藝術課,而在數學和科學類課程時數相對較少的情形下,仍然能在全球學生評量PISA測驗拔得頭籌?他總是這般回答:「只有讓每個學生都覺得自己有成功的機會,才會真正啟動他們的學習動力,並表現得愈來愈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