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

001保持一顆平常心

平凡和簡單即是最美。只有以平常心對待一切事物,改變可以改變的,接受無法改變的,才能享受生活的平凡和簡單。

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不可能都是事事如意、心想事成,卻時常事與願違、遺憾多多,逆水行舟相伴。關鍵是要正確認識自己,相信自己,腳踏實地走好自己的路,保持一顆平常心。

兩個在沙漠上艱難行走的探險者發現了一灘水,其中一個人高興地說:「好啊,終於有一灘水了!」而另一個人卻說:「唉!怎麼只有一灘水?」看來,許多事情都與人們對待事物的態度及心態有關,不同的人在同一時間裏做同一件事情,也會有不同的感受。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說:「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其實很小,但這種很小的差異,卻造成了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指的是心態,巨大差異指的是人生結果。」其實,只要我們保持一顆平常心,用快樂充實自己平凡的生活,我們就會感到「生活著,真好」。

古人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與命運抗爭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擁有、不斷失去的過程。如果不能保持平常心,就會患得患失,在權利和慾望的得失之間痛苦前行。

保持一顆平常心,人生才不會經常跌入低谷。如果總是好高騖遠,雖有可能成功,但陷入失敗深淵的機率就非常大。要知道,爬得越高,可能摔得越重。 人平平淡淡而來,也應平平淡淡而去。人生如一條淙淙流淌的長河,既有平靜也有波瀾壯闊的時候,既有衝過峰巒疊嶂一瀉千里的壯麗之美,也有走過一馬平川時迂迴柔情的安詳。

擁有一顆平常心,是正常生活的人的平常之舉。擁有一顆平常心,才能學會滿足,學會放棄,學會淡泊,也才能理解別人,善待自己,享受生活。 那麼,怎樣才能讓自己保持一顆平常心呢?

1.正確對待他人

我們應以寬容、博愛的心態來對待他人,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和位置去想,感受他人的歡樂、痛苦、煩惱和失望。如果過分苛求他人,必然會使自與他人陷入衝突和對立中,不利於建立友好、溫馨的感情氛圍。

2.正確對待自己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知之明,不要強迫自己去做力不從心的事情,過高的目標只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壓力和失望。因此,保持平常心就是要善待自己,凡事不要求十全十美,只要盡心盡力了就可問心無愧。

3.正確適應社會

在社會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要扮演,我們所扮演的角色一般是為了融入社會而不是對抗和改變社會。因此要不斷調整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做好自己的目標定位,盡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4.保持樂觀的心態

用樂觀的心態看世界,世界是美好的,充滿希望的,我們的生活就充滿陽光。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選擇出身和生活的境遇,但我們卻可以選擇堅強而樂觀的態度;我們不能要求世界一定得給予我們什麼,但我們卻可以選擇積極而樂觀地對待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