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1日 星期四

『用說的都不聽』的背後真相

『用說的都不聽』的背後真相
作者:羅怡君


在親子天下主辦的翻轉論壇中,來自哈佛的講者提到著名的『棉花糖實驗』,這個實驗是告知孩子若等待五分鐘後,就能多一顆棉花糖,然後將孩子單獨留在桌上有顆棉花糖的房間裡,測試孩子是否可控制欲望、等待時間換取更多棉花糖。有別於以往的實驗詮釋,他卻分享另一個角度:『受測孩子與說話者的信任關係』;也就是說當孩子不相信說話者的時候,最佳策略當然是立刻吃了那顆眼前的棉花糖,不然萬一有人反悔怎麼辦?


或許這也是許多教養問題的解答。

以下這些對話應該很熟悉:我的孩子用說的都不聽,說再多也沒用,都要大吼大叫才有反應;別人說的都比較有用,不知道為什麼我說就沒效果。

從最後的行為(立刻吃了棉花糖、對父母的話沒有反應)來看,可以有很多種解釋方法:自制力不佳、沒有耐心、很調皮叛逆…,但也許最重要的是不夠信任。

有的時候我們習慣『哄』孩子,出口成章的『騙』孩子現在先如何如何,等下就可以如何如何,一切只求現狀平靜安穩,等下的事等下再說。或者是一時高興做了承諾,但是事後反悔理由一堆,聽起來都正當無比但總之就是辦不到,不知不覺孩子也學聰明了,這人的話可不能全心相信,凡事還是『先拿先贏』,所以大家會說『越大越不好哄』,其實是因為被騙成精了,笨蛋才會馬上相信你。

建立信任感的方式很簡單:言出必行,比孩子更重視承諾,做不到的事情千萬不要答應。

舉例而言,想讓孩子離開遊樂場,經典台詞都是『今天玩很久了,現在要去吃飯然後回家,下次再帶你來』。有些孩子會流連一下乖乖離開,有些孩子則上演打滾哭鬧劇情,差別很可能在於父母的信用有多好,那個『下次』會有多久?還是得碰運氣?除了提早十分鐘告知孩子即將離開預做準備,可以更明確的告知『下次』大概是甚麼時候,也許是下周或是下個月,之後不須孩子開口,你也能主動規劃行程帶孩子再來一次,那麼漸漸就能建立孩子對父母的信任。

準備好筆記本,把答應孩子的事情寫下來,而不是當作敷衍台詞,達到目的之後就拋在腦後。周末想不出要幹嘛的時候,不妨回顧清單履行承諾,孩子會很驚喜你還記得說過的話,不僅覺得自己受到尊重,也能建立起父母說話的威信。

另一個破壞信任的原因就是父母不敢對孩子『說真話』。最常見的情況就是預期孩子聽到某事的反應會吵鬧,於是想別的藉口或理由轉移注意力,等到孩子發現時木已成舟,大人已經達到自己的目的,孩子頂多鬧一會兒也就放棄了。

放棄哭鬧是累了,但是信任也逐漸瓦解,狼來了的故事哪天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明明說的是真話,但孩子要不當作耳邊風,要不就會用哭鬧去『測試』真實度。

信任是最好的教養解藥。信任父母的愛,也信任父母帶來的訊息,而這個信任在逐漸長大的過程裡,更代表無比的安全感和歸屬感,在處理外界紛亂的關係和考驗時,回家能全然地放心和休息,而不是另一場猜測懷疑的戰場。

孩子對父母的信任與生俱來,當有人這麼信任自己、仰望自己的時候,我們更不該輕易地看輕自己、隨意減損那份完整的信任。

回想自己成長過程中,有沒有哪個長輩或朋友說話很有份量,一開口就讓人感到安心,凡事都想聽聽他的意見呢?做個一言九鼎的父母,孩子不但用說的就能溝通,還會希望得到我們的建議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