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翻轉教育面面觀


翻轉教育面面觀


林健豐認同的觀點

首先提倡「翻轉教室」的 Aaron Smith 及 Jonathan Bergmann (2013) 特別強調,「翻轉教室」的重點不在於老師自製課堂講述影片來教學,而是能真正思考如何更有效益的運用課堂互動時間。尤其是老師作為知識領域的專家,可以將比較屬於單向傳授的部分,讓學生自行學習,而將面對面的時間用於解決個別問題,且更進一步地,用以發展高階的能力(如:Bloom’s Taxonomy 中知識應用、分析、綜合及評估等能力)。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主動地去了解、探索問題及深入思考,才能真正地讓學習深化,而所培養的自主學習態度也是一切創新研究的根本。

要達到上述目標加上彙集三位大師的觀點
個人閱讀後之淺見如下:
1. 彭明輝教授建議之作法強調的是差異化教學精神之實踐-依學生程度與風格設計教學活動與討論題綱 引導學生適性參與 投入學習
2. 葉丙成教授彙整說明之作法重點在強調分組合作學習及班級經營-學生互助合作 教師巡視觀察各組學習歷程 精準蒐集學生迷思概念進行澄清
3. 張輝誠老師推廣學思達教學法之重點在於翻轉教學課堂中-學生主動學習思考表達




學思達教學法的成敗關鍵,就在於「事先分組」、「課前講義製作」以及「老師引導」這三件事上。
-----------------------------------------------------------------------------------------------------------------拜讀過大師觀點加上個人實務操作及研習學到之教育理論
目前的教學理念為










透過分組合作學習
融入差異化教學設計
達成有效教學的目標

「區分性ABC教學法」




Differentiated ABC model:




adaptive instructing, brainstorming,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區分性教學設計




融入




教師適性教學




師生腦力激盪




學生合作學習




迎接教室教學的春天









透過差異化教學(區分性教學)




翻轉該領域/科目




高成就/高度興趣學生




中等程度/中等興趣學生




低成就/低度興趣學生




於課堂上之學習歷程/體驗/成長




發展每位學生學習之主動性




ABC三人小組 先異質合作 再同質競賽




在穩健的支持系統下 在同質組別中 良性競爭 追求進步與卓越




讓A組精益求精 透過加速加深加廣的挑戰 追求卓越與超越




讓B組穩健踏實 成功應用知識 拓展學習廣度




讓C組自信積極 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




協助學生成為熱愛學習的學習者




師生共同創造學習的巔峰經驗









區分性ABC教學法於同樣時間內同步落實




分組合作學習/差異化教學




資優教育/有效教學/補救教學




維持程度優異學生之學習興趣




確保中等程度學生精熟教材內容




提升成就落後學生之學習動機與信心




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高效能運作




師生腦力激盪共構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之課堂氛圍




--------------------------------------------------------------------------------------------------------




國內大師級人物觀點彙整(摘要版)




一、清華大學彭明輝教授觀點:




l 討論提綱的設計和上課點名次序攸關教學成效。(1)A類是最基本層次的問題。(2)B類是第二層次的問題是要綜合好幾個基本層次問題的線索去思考,才會有答案的,難度較高,目的是他們要有能力綜合。(3)C類是第三個層次是問整個大段落背後作者想要引導讀者去發現的較深刻的問題。




l 如果討論提綱設計得好,由淺入深,它等於引導學生去回答所有老師希望他懂的課程內容,且上課點名次序得當,等於是藉學生的口講出本來是老師要講的內容,上課時間不會浪費在沒組織的討論與互動與預期外的狀況。




l 此外,如果有把握絕大多數同學課前都有預習,因而A類題目大致上絕大多數人都會,就可以把討論時間盡量留給B類和C類問題。










二、台灣大學葉丙成教授觀點:




l 彭教授所提的多層次討論題綱設計及點名討論方式,確實可以給一些少於主持學生討論的老師多個依循的方式。這是很棒的事情!
彭教授建議點名討論「通常會讓不主動發言或者閱讀經驗較淺的人先發言,去回答較容易回答的題目,然後把較難的題目留給較用功或者較有機會回答難題的人。這樣比較可以兼顧到所有人的參與感...」




l 翻轉教室希望改變的,是希望能解決一般學校的教學沈痾。因此除了彭教授的方法外。我們仍應找尋更有效的辦法,來提升學生願意預習的比例。




l 關鍵之一是班級經營。在我自己班上,我們讓學生學期初分組,讓學生在課堂上同組一起做題目、討論、被抽上台講解自己解法,最後小組三人同享分數。




l 上課先讓學生針對預習影片中有問題的地方發問並解答。之後便開始出題目給學生分組作答。在學生解題的十分鐘時間,老師周遊列組,詢問學生有無問題並觀察學生解題瓶頸為何。在十分鐘內雲遊多組後,根據觀察學生解題卡關人數的多寡,得知學生學習的問題出在哪。這是傳統教學要求學生在家寫作業所無法探知的,因為現今作業抄襲問題嚴重,作業交上來幾乎都滿分。老師根本無從得知學生哪邊的學習有問題。這便是翻轉教室的優點所在:老師藉由第一時間參與、觀察學生解題的過程,即使學生不開口問問題,老師也能馬上偵知學生學習問題所在,進而馬上在課堂上及時跟全班詳細解惑。




l 老師敢於實驗、敏於調整、樂於溝通、勇於分享,個人認為可能才是翻轉教室在台灣能否成功的最重要關鍵。










三、中山女高張輝誠老師觀點:




l 彭教授的教學方法和林健豐老師的區分型ABC教學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健豐老師更難能可貴,因為他是在國中現場鍛鍊出來,也能複製到其他國中老師身上,也就是說不只是理論或少數經驗而已!




l 學思達教學法的整個模式流程為:學生個人自學、自行研讀(可訓練閱讀能力)、自行思考(增加思考訓練),接著小組討論(以四人為佳,並排座位之前後四人為最適宜,只要前面兩位同學轉頭討論即可,也就是說不用大費周章全班搞成ㄇ字型,人數每超過一人效果就會下降,因為人數太多不利於每個人發表與聆聽。小組討論同時可訓練團隊合作,又可增進小組成員感情),共同分析、歸納、整理,然後抽籤讓一個學生上台發表(此學生講述的成績,是代表了整個小組的成績,因此不會隨便回答;另外透過不斷有學生上臺發表,可以相互觀摩,增加學生的表達能力,效果奇好無比)。若抽到的學生上臺不會回答,小組其他組員可趕緊上臺相互支援。其餘各組的組長則針對被抽到的學生所發表內容進行評分(這樣同學才會認真聆聽,專注聆聽別人的講述也是一種基本的禮貌訓練與要求)。最後才是老師補充(所以老師只要補充精華和最重要的東西即可)。如此不斷重複進行,大約一堂課可討論三到四個問題,也就是說要控制好自己的上課進度,只要控制問題數即可,但同時也說明了每一個問題內容都非常寶貴。若要讓進度變快,方法也很簡單,只要是把學生自學的部分讓學生事先在家裡完成,上課只剩討論、發表和老師補充,上課速度自然就可以加快。




l 分組的概念,我是從佐藤學那裡學來的。但我確實沒想到效果這樣好,它幾乎就是學思達教學法能夠成功的主因。這一點還是要感謝佐藤學。雖然以前我也時常以問題為導向進行教學,但只要我抽完一個學生之後,其他同學就完全鬆懈了,完全不甘他們的事,甚至也不想聽,只有被抽到的學生倒楣(這也是之前我覺得失敗的主要原因)。但是區分一整組之後,同組的人會一起緊張,其他組的同學因為要進行評分也得認真聽,全班同學就會在一種得分與被評分、講述與聆聽的專注狀態下進行學習著,那種專注叫誰看了都會感動。──而營造出這個狀態則是我從「中國好聲音」的「既合作又競爭」的比賽規則中得到啟發,轉而運用在教學之中,──感謝「中國好聲音」!




l 進行學思達教學法,老師的工作不是講課,而是聆聽學生回答,然後矯正學生的表達方式(如身體搖晃、不拿麥克風(提醒她後面有三千個觀眾都聽不到聲音)、贅詞一堆、態度不端莊、講話不得體……)、引導學生用準確的答題技巧、次序、用語(這不是就在訓練學生回答大考的非選擇題嗎?)、引導學生回答出準確的答案、追問更深入的問題……。如果有學生答得很好,就要大喊「you got it!」如果答不出來,趕緊開放搶答,營造緊張氣氛、製造搶答高潮……(沒錯,這就是我從猜燈謎中轉換來的!)最後,老師才補充說明更深入的內涵與延伸。




l 老師要訓練自己的,不是又把課本(備忘)寫得密密麻麻,而是要訓練自己的主持功力、思考能力、引導能力、甚至表演能力,這樣才能得心應手,進行學思達教學。




--------------------------------------------------------------------------------------------------------------




國內大師級人物觀點彙整(全文版) 一、清華大學彭明輝教授觀點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4/06/blog-post_7.html




釐清「翻轉教育」三大疑慮




偶然機會看到關於「翻轉教室」的介紹,也看到對這種新型態教學的兩大疑慮:(1)如何確定學生有預習?(2)老師在課中要做些什麼?




我覺得一定還有更多老師有一個疑問不願意問出來:上課時間由學生取代老師,教學效果真的會比老師從頭講到尾更好嗎?會不會最後只是一堆噱頭,滿足教改人士的理念狂想,成就了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卻犧牲了後段(乃至於中段)的學生?




我在《親子天下雜誌》2012年五月號(34期)寫過一篇文章〈精英教育應該教什麼?〉介紹了英國精英高中的歷史課教學法(1987年時一位畢業於牛津的朋友告訴我的)。後來,我自己在通識課和社區媽媽讀書會裡都用類似的方法帶討論。這兩套相近的方法都跟「翻轉教室」的核心理念相通。但是在我的經驗裡,有兩個要點(上課前要發給學生精心設計的上課討論提綱,且上課時引導學生發言要有技巧)是一般介紹「翻轉教室」時沒提到或較少清楚介紹的,而這兩個要點卻攸關教學績效。




這篇文章主要是想扼要地補充這兩個要點。




假如把翻轉教室的核心理解為「學生上課前自習,上課時老師引導討論而把時間盡量交給學生」,而暫時不去談其他電子化的教學輔助,則「翻轉教室」確實不是新的東西,而只不過是教育系講了幾十年的「上課預習」+「以學生為學習中心」而已。這種被美國和亞洲新興國家當作「革命性創舉」的教法,在英國(至少精英高中)已經實行了至少五十年,而我自己在清大通識中心二十多年的課程和自己帶了十幾年的社區讀書會也是使用這樣的方法。




英國的教法和我的教法都沒有使用網路輔助的教學資源(有的話當然成效會更好),所以並不會特別多花老師的時間。




每一單元的課程進行步驟就是:(1)每週下課前老師提醒下週上課時的閱讀與討論進度,並扼要提示閱讀與思考的重點,同時發下討論提綱。這個討論提綱式攸關上課成效的重要關鍵,但是很多談「翻轉教室」的人好像都沒有提到討論提高的設計,我不知道為什麼。(2)上課時老師按照事先發的討論提綱一題一題徵求同學發言與討論,老師原則上只負責點名讓舉手的同學發言,有時候則故意邀請不舉手的同學發言。老師點名請同學發言的次序非常重要,這一點談「翻轉教室」的人好像都沒有提到。此外,老師要負責維持討論的秩序,包括:中斷離題的發言並指出離題處,中斷意見重複者,制止無意義的爭辯等。(3)每一討論題在學生說不出新觀點時結束討論,並補充被遺漏的重點。然後進行下一題的討論。(4)每單元結束後交一份報告,或每學期交數份較大的報告。




由於討論提綱的設計和上課點名次序攸關教學成效,所以,我要先談這兩點,才能回去談本文一開頭提到的三個問題。




一、討論提綱的設計




不管在通識課或者社區媽媽讀書會,我帶他們讀的都是一般人認為很難懂的小說:托爾斯泰、杜思妥也夫斯基、卡謬、昆德拉,而參與的人絕大多數是對這類書籍從不去碰的人。所以討論題綱的設計要很有引導性,他們才有辦法一上課就開始能發言與參與討論。我會把題目設計成三個層次的難易,以便引導他們由淺入深地閱讀、吸收與思索小說的內容:(1)A類是最基本層次的問題,是問一些容易被讀者忽略的情結或細膩處,並在問題的後面標示答案出現的頁次,讓他們可以根據頁次就找到要重讀的部份,並且很容易在重讀之後找到答案。這個層次的問題是為了要增加他們閱讀的細膩度。(2)B類是第二層次的問題是要綜合好幾個基本層次問題的線索去思考,才會有答案的,難度較高,目的是他們不只讀得精細,而且有能力綜合。(3)C類是第三個層次是問整個大段落(經常跨越數十頁的篇幅)背後作者想要引導讀者去發現的較深刻的問題,目的是要培養他們跳出小說情節,跟自己的生命對話並進行深層省思。這個層次的問題較難,通常不是每個人都能參與討論,且常常需要我在結束討論後進一步補充的。但是我希望讓他們在聽到我的講授之前自己先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摸索。




如果這一份討論提綱設計得好,由淺入深,它等於引導學生去回答所有老師希望他懂的課程內容。這一份討論提綱往往要逐年去修訂更新,以調整到適合學生能力。




而上課討論依序進行,等於是藉學生的口說出老師原本上課要講的內容。在配合下述上課時的點名要領,上課就會進行得很有效率。




二、上課時點名的要領




我通常會讓不主動發言或者閱讀經驗較淺的人先發言,去回答較容易回答的題目,然後把較難的題目留給較用功或者較有機會回答難題的人。這樣比較可以兼顧到所有人的參與感,而不會老是由某幾個人搶鋒頭表現,讓其他人沒事幹。此外,當較少發言或者我印象中閱讀能力較弱的人舉手想要對較難的題目發言時,我會斟酌時間,以便找機會讓他們有優先發言的機會。所以,老師上課講話的時間少,但不會沒事做,仍舊要很用心去觀察、拿捏,引導學生的情緒與注意力。




這也同時回答了「老師上課要做什麼」。




也許有人會質疑:很多老師沒有這種掌握學生狀態的能力。那我只能說,這樣的老師在傳統教學法裡一樣無法掌握教室秩序與學生狀況。此外,教育部本來就應該要訂出一套有效的檢驗辦法(就像考駕照一樣),考驗老師這方面的能力,及格才給教師證。如果教育部有心推動教改或推動「翻轉教室」,較應該對現在所有的老師給予檢測,不及格的應該要他們利用寒暑假接受在職訓練,把這能力培養出來。




接著就可以回答本文一開始提出來的另外兩個問題了。




三、如何確保學生上課前有預習




你可以請學生上課前把 A類(最簡單的問題)問題的回答寫成課前報告,或者另外設計簡單的問題請他們上課前回答後,一上課就交出來,當作小考成績來計分。




如果另外設計網路上的程式,讓學生在網路上先討論與互動,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熱度。




我因為參與者都是自願的(我的通識課都是選修,要求很苛來讓想混的人知難而退),光是被問到最簡單的題目而答不出的那份困窘就很難受,所以我沒有要求學生寫課前報告。




如果有人連這樣安排下都還不肯預習,這種人想必在傳統教學法下也是上課不聽講,下課不讀書。




四、上課時間由學生取代老師,教學效果真的會比老師從頭講到尾更好嗎?




如果討論提綱設計得好,且上課點名次序得當,等於是藉學生的口講出本來是老師要講的內容,上課時間不會浪費在沒組織的討論與互動與預期外的狀況。此外,如果有把握絕大多數同學課前都有預習,因而A類題目大致上絕大多數人都會,就可以把討論時間盡量留給B類和C類問題。




至於B類問題,因為同學上課前想過,所以反而比傳統教法更容易吸收,上課效率絕對不會比傳統教法差。




但是A類問題在傳統教法上通常沒有時間教,或者因為學沒有預習而無法在課堂上直接吸收,所以通常在傳統教法裡根本碰觸不到這個層次的問題。




五、「翻轉教室」的優點與優勢










如果有配合好的討論提綱和上課點名次序,「翻轉教室」絕對可以達到遠比傳統教法更好的教學成效,包括:(1)全班學生對知識的吸收量平均值一定超過傳統教法,主要原因是學生在預習時可以針對個人稟賦、興趣與需要去思考過上課要討論的內容,因此上課時吸收能力遠遠超過傳統教法;此外,以討論為主的教法裡學生是主角,幾乎不可能打瞌睡。(2)「翻轉教室」可以培養出學生許多未來所需要的關鍵能力,而且這些能力都是傳統教法不可能達成的:自行閱讀與自修的能力,課前、課後和同學討論的能力、尊重其他發言者等。




假如有交報告,成效會更好。一方面上課時會更願意去聽不同的觀點,以便整合出較周全、嚴密的報告。而且,可以更全面地培養學生搜尋資料、判斷資料可靠性與品質、分析論點的合理性與立足點,彙整不同觀點下所看到的重要事實與論據,以便形成自己最終的論述與論證,然後以批判性的方式進行寫作。不過,關於什麼叫做「批判性」的寫作這一件事情,英國精英學校是從高中就開始訓練起,所以大學時就可以寫得有模有樣,台灣學生去留學,往往要被老師批「不及格」很久,很久。




英國精英高中的教學方法首要重點在批判性思考,這又是台灣談「翻轉教室」時很少提到的。以後再找機會談。






二、台灣大學葉丙成教授觀點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葉丙成/關於彭明輝教授翻轉教室三大疑慮/769135073117004




兩小時前拜讀彭教授關於「翻轉教室」三大疑慮之文(http://goo.gl/Qw8aY5)。彭教授在提到翻轉教室的三大疑慮:




(1) 如何確定學生有預習?




(2) 老師在課中要做些什麼?




(3) 上課時間由學生取代老師,教學效果真的會比老師從頭講到尾更好嗎?




彭教授表示這是一般介紹「翻轉教室」時沒提到或較少清楚介紹的。彭教授接著以自身帶社區媽媽讀書會討論的經驗,提供源自英國精英高中歷史課教學法的討論模式給大家做參考:










1. 討論題綱中設計難度不同的題目 A、B、C 三類,由淺入深。




2. 點名討論「通常會讓不主動發言或者閱讀經驗較淺的人先發言,去回答較容易回答的題目,然後把較難的題目留給較用功或者較有機會回答難題的人。這樣比較可以兼顧到所有人的參與感...」




彭教授文中表示以這種方式帶討論且討論題綱設計的好,便能解除 (2)、(3) 的疑慮。彭教授也提出了上述的討論技巧應該要由教育部給予老師檢測,及格的才給教師證。不合格的則要求老師在職訓練。




最後關於 (1) 如何確定學生有預習,彭教授則是認為「可以請學生上課前把 A類(最簡單的問題)問題的回答寫成課前報告,或者另外設計簡單的問題請他們上課前回答後,一上課就交出來,當作小考成績來計分。」,這樣學生就會預習了。




首先,作為推動翻轉教室的一份子,我很感謝彭教授以自身經驗釐清他所提出的這三大疑慮,都是可以解決的。學生學習效果是可以比傳統教學好的。特別是彭教授所提的多層次討論題綱設計及點名討論方式,確實可以給一些少於主持學生討論的老師多個依循的方式。這是很棒的事情!










不過,對於彭教授文中所提到的一些點,我也希望提供一些補充說明,以減少誤會。




首先彭教授提到三大疑慮是一般翻轉教室的推動者所少著墨的。我想這可能因為彭教授是偶然才看到翻轉教室介紹,所以可能不知道在翻轉教室的推動上,在這三大疑慮已有不少的論述。特別是我個人、中山女高張輝誠老師、龍埔國小施信源老師、光榮國中鍾昌宏老師、北一女中孫譽真老師,在近半年的演講中,都多次強調。針對三大疑慮,整理了個人與其他老師的經驗,分述如下:




(1) 該如何確保學生有預習?




彭教授的方法是讓學生針對A類問題(簡易問題、每題皆有標明課本頁次)寫報告上課前繳交。彭教授認為這樣學生多會預習。不會預習的人,即使在傳統教學中也不會預習。




但個人認為,彭教授所提的方法仍有其限制。主要此法是源於針對英國精英高中,彭教授用於所主持的社區媽媽讀書會,效果很好。精英高中跟社區媽媽讀書會的學員特色,都是學習動機強烈。所以彭教授所提的方法,學員多會樂意配合。但是一般學校的學生,學習動機各有不同。此種方法仍難避免一般學習動機不強的學生,僅是抄課本相關頁次敘述,交差了事。




然而,翻轉教室希望改變的,不是精英高中的學生,而是希望能解決一般學校的教學沈痾。因此除了彭教授的方法外。我們仍應找尋更有效的辦法,來提升學生願意預習的比例。這也是過去半年推動翻轉教室的幾位老師多所著墨的。




關鍵之一是班級經營。在我自己班上,我們讓學生學期初分組,讓學生在課堂上同組一起做題目、討論、被抽上台講解自己解法,最後小組三人同享分數。




在這種上課分組做題的模式下,老師營造氛圍,讓學生體認到沒事先看影片預習,以致同組有預習的同學在課堂上較他組少一名戰力、小組分數受影響,是對不起其他有做好預習的組員。同時並藉此教育學生該有責任感。在這種班級經營與上課作答的方式下,根據本人接連兩年實驗對照結果,學生看影片預習比例大幅提昇。




關鍵之二是提供正加強,刺激學生。施信源老師在國小的班級,提出許多增加正加強的方式,讓學生即使學期中心理疲累,也能得到新的刺激而持續努力配合進度預習。




另外也有老師提出要求學生將預習時不懂的地方寫成學習單作為作業上課前繳交。這也是可以讓學生預習的方法。不過這點與彭老師所提的方法類似。學習動機不強烈的學生,極有為問問題而問問題,以交差了事。不可不慎。




(2) 老師在課中要做些什麼?




彭教授提到這是「翻轉教室」介紹很少講到的。這讓我很意外,因為這正是推動翻轉教室的許多老師最常強調的地方。以張輝誠老師為例,他的中學人文課程可以在班級上讓學生直接預習(不用在家預習,所以不用擔心學生在家預習),並利用講義問題設計,進行小組討論、回答。這方面的論述已有上萬人看過他的演講影片。




此外施信源老師亦在他的雲端教室實驗部落格中,詳細記錄日常的翻轉教室實施方式、結果、問題、解決方案。而我自己在這一年多翻轉教室近百場演講中,也都特別針對教室當中老師該做什麼事情多所介紹。以個人所教理工課程為例,上課先讓學生針對預習影片中有問題的地方發問並解答。之後便開始出題目給學生分組作答。




在學生解題的十分鐘時間,老師周遊列組,詢問學生有無問題並觀察學生解題瓶頸為何。在十分鐘內雲遊多組後,根據觀察學生解題卡關人數的多寡,得知學生學習的問題出在哪。這是傳統教學要求學生在家寫作業所無法探知的,因為現今作業抄襲問題嚴重,作業交上來幾乎都滿分。老師根本無從得知學生哪邊的學習有問題。這便是翻轉教室的優點所在:老師藉由第一時間參與、觀察學生解題的過程,即使學生不開口問問題,老師也能馬上偵知學生學習問題所在,進而馬上在課堂上及時跟全班詳細解惑。




這部份的演講影片,除各校錄影外,也在 YouTube 上有上萬人點閱。彭教授所說對於老師教室該做什麼,翻轉教室推動者少於介紹,我想可能是有所誤會。




(3) 上課時間由學生取代老師,教學效果真的會比老師從頭講到尾更好嗎?




由 (2) 中的論述,可以得知目前在國內推動的翻轉教室模式,確實是可以讓學生學習效果更好。這點與彭教授的結論是一樣的。




翻轉教室的操作方式,有其精細微妙之處。請恕我不同意彭教授「只不過是教育系講了幾十年的「上課預習」+「以學生為學習中心」而已」的評論。光是一個上課預習,講了幾十年,試問有多少學生真正做到預習?要能真正做到翻轉教室事前學習,包括網路課程影片的拍攝方式、網路課程的敘述方式、班級經營模式、學習動機正加強方式等等,皆是大學問。




特別是歐美所用的方法,在台灣因文化不同,往往不見得受用。再加上各種課程、各級學校、年齡性別等差異,不同的學生班級所使用的方式,往往需要老師不斷的進行實驗、觀察、調整的迴圈,才能逐漸找到適合自己課程/班級/學生的教學模式。以統一模式進行教師檢驗、訓練以決定教師證的發放,我想是不容易成功的,且有可能造成教學模式單一化的流弊再現。




我很喜歡一位很有才華的年輕小學老師黃韋嘉在 TEDxTaipei 演講說過的話:「如果老師自己都不創新,又怎麼能讓學生創新?」若老師的「翻轉教學」也都是由教育部統一規格訓練出來的話,老師的訓練都不活化了,又如何期待他們能活化自己的教學呢?




老師敢於實驗、敏於調整、樂於溝通、勇於分享,個人認為可能才是翻轉教室在台灣能否成功的最重要關鍵。






三、中山女高張輝誠老師觀點




http://flipping-chinese.wikispaces.com/%E5%AD%B8%E6%80%9D%E9%81%94%E6%95%99%E5%AD%B8我說說幾點看法:




先提總綱:我對彭明輝先生是非常尊敬的。他的這篇文章,也寫的有見解,但是還有些可以討論。下面倘有批評,都不影響我對他的尊敬。




第一:以我的學術訓練敏銳度,彭先生的疑慮想必是來自看了吳月鈴老師〈「翻轉教室」、「翻轉教師」翻出的疑惑〉,裡頭提到的疑惑一、「老師怎樣確定學生有無預習?」二、老師在課中要做些什麼?三、愚公移山還是拉幫結派?(http://bell5-platform.blogspot.tw/2014/01/blog-post_28.html)(輝誠案:這篇文章我反駁過了,月玲老師也作過澄清,但不幸的是她並沒有把回應文章和她自己的再回應文章放在同一篇文章之下,所以當人家只看到一篇文章時,結果就是這樣。讀者根本不知到作者早就修訂過了。)彭先生也許認為第三個疑惑不重要,直接回答前兩個,自己再想出一個。




第二:彭先生犯了一個很嚴重的學術錯誤,首先他對翻轉教室的基本認知嚴重不足(他搞太不清楚甚麼是翻轉教室、甚麼是翻轉教學),再者他閱讀現有研究、教學成果的文獻嚴重不足,所以他談到幾個「這是談翻轉教室較少談到」(我也很喜歡用這種口吻這樣寫文章,因為顯得自己很厲害),葉丙成就說「其實早有很多人寫過相關文章了」。以至於他要談翻轉教室都只能從自身經驗談起(大學教學和社區媽媽帶讀經驗,其實彭先生的教學方法和林健豐老師的區分型abc教學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健豐老師更難能可貴,因為他是在國中現場鍛鍊出來,也能複製到其他國中老師身上,也就是說不只是理論或少數經驗而已!),為了補足可以往下談(因為他沒有國高中任教經驗),他又要拉出一個英國高中菁英學生的歷史教學。這又恰恰好犯了一個台灣學術或民眾最大的問題:外國經驗永遠比較好(完全不管比彼此教育制度、風情、師生養成等等。自己有過哪一國經驗,就談哪一國好。彭先生是留英劍橋博士,若是留美就會說美國哪裡好,以此類推),以及大學教學經驗如何能一體適用到國高中(教學現場的老師直覺就會說:好啊,大學老師這麼會講,你來教一年看看啊!)。




第三:彭先生自許是公共知識份子,他的話漸漸有影響力,但是不能讓這種影響力受到損傷與質疑,那就更要謹言慎行。台灣的大學教授養成,說穿了就是專精教育,也就是在某一個小小小小小小的領域當中有傑出表現,離開這個領域之外,大多無知到驚人的地步。但是喜歡離開自己領域還振奮為之,結果弄得不可收拾的,李遠哲的殷鑑不遠啊。──我不是說,學者不能跨領域,當然可以,但是得表現出讓內行人也點頭、欽佩才行啊!




不然,當大家只看到彭先生的文章,卻不一定有機會看到葉丙成的文章,就像大家只看了月玲老師的文章,卻未必有機會看到我的反駁文章,結果就是雞同鴨講。錯誤的見解,一直蔓延。

「學思達教學法」(還可以諧音「share start」)。就是讓學生自「學」、「思」考、表「達」。老師要做的就是準備充分的資料讓學生自學(哈佛學生似乎不用,因為他門的基礎能力已經建立)、設計良好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透過不斷追問讓學生學會準確表達!




是的,唯有好奇心和思考,才能讓學生保有旺盛的學習欲望。




(一)全新製作以「問題為主軸」的講義




1. 學思達教學法的整個模式流程為:學生個人自學、自行研讀(可訓練閱讀能力)、自行思考(增加思考訓練),接著小組討論(以四人為佳,並排座位之前後四人為最適宜,只要前面兩位同學轉頭討論即可,也就是說不用大費周章全班搞成ㄇ字型,人數每超過一人效果就會下降,因為人數太多不利於每個人發表與聆聽。小組討論同時可訓練團隊合作,又可增進小組成員感情),共同分析、歸納、整理,然後抽籤讓一個學生上台發表(此學生講述的成績,是代表了整個小組的成績,因此不會隨便回答;另外透過不斷有學生上臺發表,可以相互觀摩,增加學生的表達能力,效果奇好無比)。若抽到的學生上臺不會回答,小組其他組員可趕緊上臺相互支援。其餘各組的組長則針對被抽到的學生所發表內容進行評分(這樣同學才會認真聆聽,專注聆聽別人的講述也是一種基本的禮貌訓練與要求)。最後才是老師補充(所以老師只要補充精華和最重要的東西即可)。如此不斷重複進行,大約一堂課可討論三到四個問題,也就是說要控制好自己的上課進度,只要控制問題數即可,但同時也說明了每一個問題內容都非常寶貴。若要讓進度變快,方法也很簡單,只要是把學生自學的部分讓學生事先在家裡完成,上課只剩討論、發表和老師補充,上課速度自然就可以加快。




2. 從前老師們都太輕易直接告訴學生答案了,當老師們輕易告訴學生答案,學生就只剩下接受或不接受,接受的人又就只剩下「背誦」,不接受的人就會出神,然後睡著,而接受的人不久精神也會開始疲累。但如果「答案」是由學生自行「想」出來的、「討論」出來的、「發表」出來的,學生幾乎不需要背誦要能輕易記住答案。而且上課時學生都是不斷在低頭研讀、群體討論、上臺報告、注意聆聽。換言之,學生在課堂上是不斷在運動著、轉換著、變化著,而不是從頭到尾呆坐板凳只聽老師侃侃而談講述五十分鐘。(注意這個觀念和原則,就能做出精彩的翻轉講義)。




3. 講義要從課文開始,延伸到課外,從簡單而逐漸增加難度、廣度和深度。從前老師們以為很難,費盡唇舌,把自己講個半死,學生也未必聽進去了、未必聽得懂。但是,透過學生自學與討論,老師可以一個字都沒講解,學生卻幾乎都可以讀懂七成到九成原文,也能答出七成到九成正解,甚至也能答出正確答案。請注意:不要再花時間講解學生自己看就能看懂的形音義、解釋和翻譯(這樣不像是在扶著學生走路嗎?學生明明自己就會走、會跑、會跳,老師們卻把學生當作殘障人士,一定要扶著他們走?),這些只要老師給學生足夠資料,他們自己看就看得懂的!所以學生為何不能擁有備課用書?老師們自己都看翻譯,為何學生不能看翻譯?不要吝嗇,通通提供給學生!該給學生的資料通通給他們,不要再麻醉自己,也不要迷戀自己了,這些不用老師們講,學生自己都通通看得懂的!




4. 講義要以問題為主軸,一個問題,提供一份資料,資料要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方便短時間閱讀完,也方便集中焦點討論。講義要循序漸進、增加深度,這樣學生才會由淺到深、由易而難、由窄到深,這樣收穫也才會更大,──所以不再講低層次的認知,要講高層次的理解、思考與表達。




5. 講義製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課本的知識與學生的生命、處境和現實發生關聯,這樣學生學起來才會覺得對自己有用!




(二)學生分組




原則上將緊鄰的前後座位四個學生分成一組,每組選出一名組長。老師製作一張可供一個月評分用的評分表,交給組長。分好組,讓各組向全班報告各組所有組員名單,各組組長逐一登錄在自己手上的評分表。如此則全班分好組,各組組長手上也有其他各組名單。日後每抽一位學生上臺,組長可依上臺學生發言內容給分(我的方式是針對答題滿意度給○到三分,上臺同學沒辦法回答,全組也都沒有搶救回答的則是倒扣○到三分。──此評分規則可由老師們自行調整),最後每到一個階段(如一個月,或學生換位置之後)則加總全部分數,依總分高低區分各組名次,名次高者則整組同學都是該次平常分數最高者,依此遞降之(我的間隔是兩分,最高組是98分,第二高分則是96分,以此遞降)。──是的,這時候就會有同學問:「老師我們這一組都沒被抽到,沒有分數,怎麼辦?」遇到這種情況,老師只要在抽學生回答之後,再問一聲有沒有要補充的?(也就是開放給同學搶分)你就會發現,很多同學爭先恐後要回答!(這大概是在臺灣現場學很難見到的奇景,不信的老師們請各自在課堂上試問看看!)




分組的概念,我是從佐藤學那裡學來的。但我確實沒想到效果這樣好,它幾乎就是學思達教學法能夠成功的主因。這一點還是要感謝佐藤學。雖然以前我也時常以問題為導向進行教學,但只要我抽完一個學生之後,其他同學就完全鬆懈了,完全不甘他們的事,甚至也不想聽,只有被抽到的學生倒楣(這也是之前我覺得失敗的主要原因)。但是區分一整組之後,同組的人會一起緊張,其他組的同學因為要進行評分也得認真聽,全班同學就會在一種得分與被評分、講述與聆聽的專注狀態下進行學習著,那種專注叫誰看了都會感動。──而營造出這個狀態則是我從「中國好聲音」的「既合作又競爭」的比賽規則中得到啟發,轉而運用在教學之中,──感謝「中國好聲音」!




大家不要輕忽讓學生上臺表達這件事,這是一個重要的訓練,而且透過這個訓練,學生會從一開始發抖、不知所云、贅詞一堆、回答不準確,不斷透過老師引導、同學的優良示範,因而不斷地成長,只要一個月,老師們就會發現,沒有一個學生害怕上臺,上了臺都能侃侃而談,試圖準確地去回答問題。為甚麼,因為有好的示範,同時下面有很多眼睛盯著他們看,要給他們評分!我想要分享一個例子,有一班某同學,大概天生內向,第一次被抽上臺,杵在講臺上擠眉皺額,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我覺得不能打擊到她的信心,於是發想出同組可以救援的機制。第二次又抽到她(同組的人都不禁小聲喊出:「慘了!」),她上了臺,還是擠眉皺額,我跟她說:「你只要說一句話就行了!」然後她又擠眉皺額,隔了一會兒,她終於說了第一句。我開心地叫全班給她熱烈鼓掌!然後她就多說了五六句,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面朝黑板,把屁股朝向全班。第三次又抽到她,我跟她說:「如果你能面對全班同學講,那就更好了!」沒想到,她真得慢慢轉過身來,面對同學,然後艱辛地講了十來句!(我當然又讓全班為她鼓掌、喝采)──從這位學生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同儕學習、相互提攜、精進向上的巨大力量、也感受到了提供一個舞台讓學生上臺盡情發揮、盡情練習、盡情表演的重要性!




(三)老師引導




1.要怎樣讓學生相信這套教學對他們是好的?甚至對他們日後的大考成績是有利的?這是一個關鍵問題。關於前者,不用解釋太多,因為學生們很快就會自己發現:上課變得很有趣、精神很專注、不會睡著、學習效果變好……。至於後者,只要用一個簡單方法就可以辦到,第一節上課時把學測及大考各一份考卷印給所有學生看,一題一題說明命題方式與內容(不是解題喔),選擇題約占總分一半、非選約占總分一半,選擇題當中有一半是出自共同四十篇(或三十篇)選文當中,這些選文考的方式無非是字形、字音、字義、句意、修辭、篇旨、作者,(這些學生難道自己看不懂嗎?)另外的一半則是全部出自課外,要考的無非是基本語文能力。非選擇的題目,有三分之一會考一題「四十篇共同課文中節錄某段」的文意理解寫作,剩餘的三分之二則全考課外的思考、表達與寫作。換句話說,當老師斤斤計較於課本的形音義、句義、修辭、篇旨、作者,整張大考考卷也才考四分之一,但是我們卻因此而犧牲了學生的上課興趣,另外的四分之三,幾乎無暇它顧,反而甚少著墨。可是學思達教學法恰恰相反,在於我相信大考所考的課文部分,也就是整張考卷的四分之一的考試內容,我只要提供足夠的資料給學生自行閱讀即可。另外四分之三,我卻可以不斷透過學生自學、閱讀、思考、表達、寫作之中,培養並增進他們的基本能力,同時還保有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可謂一舉數得,奇怪,老師們何樂而不為呢?




2.是的,學思達教學法的成敗關鍵,就在於「事先分組」、「課前講義製作」以及「老師引導」這三件事上。如果有來觀課的朋友就會發現,教室講臺上會有兩支麥克風,一隻是專給學生用的,另一支則是我的,我的位置不在講臺上(講臺專屬給學生),我的位置是在講臺的左下方。進行學思達教學法,老師的工作不是講課,而是聆聽學生回答,然後矯正學生的表達方式(如身體搖晃、不拿麥克風(提醒她後面有三千個觀眾都聽不到聲音)、贅詞一堆、態度不端莊、講話不得體……)、引導學生用準確的答題技巧、次序、用語(這不是就在訓練學生回答大考的非選擇題嗎?)、引導學生回答出準確的答案、追問更深入的問題……。如果有學生答得很好,就要大喊「you got it!」如果答不出來,趕緊開放搶答,營造緊張氣氛、製造搶答高潮……(沒錯,這就是我從猜燈謎中轉換來的!)最後,老師才補充說明更深入的內涵與延伸。




如此一來,學生下課時,很少人會問你,老師這個題目的A選項為何不行?而是,老師我覺得墨子的兼愛思想很難施行吧?老師我覺的蘇東坡在烏臺詩案之後的曠達和悽苦心情是有矛盾的?老師我覺得孟子好愛亂罵人、心胸又狹窄、又喜歡吃醋(因為孟子罵墨子、楊朱罵得很難聽,有禮貌的高中女生頗不以為然)……,這樣教書,其樂何如啊!




所以,老師要訓練自己的,不是又把課本(備忘)寫得密密麻麻,而是要訓練自己的主持功力、思考能力、引導能力、甚至表演能力,這樣才能得心應手,進行學思達教學。










結論




道裡很簡單,這是一套完全針對學生學習設計的教學,才能真正訓練到學生自學、閱讀、思考、討論、分析、歸納、表達、寫作等等能力;傳統教學不是不好,只是它偏重在訓練老師,讓老師口才越來越好、笑話功力越來越精良、學問越來越大、自信越來越強,至於學生,聽者自知,不聽者不知,效果如何,只有天知道。






宜蘭縣吳月鈴老師對於翻轉教室的回應與討論










~重點概念 共勉之~










「講述法沒有不好,尤其有些老師很會講述,學生可以很有效的學習也學得很快樂!不好的是:一整節課從頭講到尾由老師講課,和不管什麼單元都用講述法」,我覺得不會有一種教學法或模式適合所有學生所有單元,所以老師要依照學生和課程的特質去選擇、嘗試、創造教法!這是大家要努力的!










早上看到彭教授的「關於翻轉教室的三大疑慮」,文章一開始就說:「偶然機會看到關於「翻轉教室」的介紹,也看到對這種新型態教學的兩大疑慮:(1)如何確定學生有預習?(2)老師在課中要做些什麼?」,第一個想法是:彭教授難道有看到我的這篇(「翻轉教室」、「翻轉教師」翻出的疑惑)?因為在這篇文章中我曾提出這兩個問題。那篇文章是在參與「翻轉教室供作坊」後寫的,我以「疑惑」的方式提出來,是希望就教於有經驗的老師,一起來討論這些問題。這篇文章雖有2000多次閱讀,但幾乎沒有任何討論,我想可能是因為我表達方式不好,文中一些爭議的文句,引起一些誤會,導致老師們(我的讀者應該以教師為主)不想捲入「戰局」,而我自己也覺得不太適應「網路討論」,所以這兩個疑慮就這樣銷聲匿跡了!現在看到彭教授提起這兩個疑慮,及後來葉炳成教授的回應(這裡),我想:不管是不是回應我當初的提問,我應該再加入討論了!




一、 如何確定學生有預習?




1、 關於這個問題兩位教授都有提出實例供參考,這是很有價值的分享,但「如何提高預習動機、如何檢定預習成效」的前提是:「學生有辦法做預習」。不過我真正擔心的其實是:有些學生「沒辦法做預習」:為什麼「沒辦法做預習」?以國中小學生而言,「預習」這件事牽涉到的不只是習慣和意願,更受制於「設備---有無電腦、網路」,「家庭生活節奏」等。它們的影響如下:




(1)「有無電腦、網路」:雖然昌宏老師的研究說:無論城鄉,學生家中電腦、網路的普及率皆達98%以上,理論上這不是問題,但我看到的是:就算有電腦、網路,但使用權不一定在學生身上,若全家只有一部電腦(這比例很高喔),晚上全家都搶著要使用這部電腦,是否可能讓學生獨佔電腦進行學習?尤其如果有很多科都在翻轉,那需要使用電腦的時間更長,這問題可能變得更嚴重!




(2)家庭生活節奏:很多小孩回到家就失去學習的機會和環境了,比如:要幫忙做家事、被帶去父母的工作場所打工(如去夜市賣東西或小吃攤幫忙洗碗…)…這些弱勢的孩子,就算家裡有電腦也無法使用啊!




在我的認知中:國民教育應該確保所有學生的基本程度,所有最基礎的學習都應該在教室中進行,所以即使是作業,我也會設計成在教學過程中完成(我稱它為基本分數、進度分數),而回家作業則是延伸學習(我稱它為加分題)。若翻轉教室的做法是:學生在家用電腦學完基本的東西(記憶、理解),老師在課堂中做高階(統整、應用、論證)的教學,那「無法預習」的學生不就是一定要解決的問題嗎?也許這些學生不多(其實不少),但這些學生完全依賴老師在學校為她建立基本學力,老師們責無旁貸。




二、 老師在課中要做些什麼?




關於這點我曾說到:「老師在課前做的是設計課程、學習單、錄製教學影片等,在課中做的是主持討論、發表及總結,這是很需要功力與學養的,是教學成敗的關鍵,這些才是翻轉教室前老師迫切需要加強的能力!」。彭教授說:「也許有人會質疑:很多老師沒有這種掌握學生狀態的能力。那我只能說,這樣的老師在傳統教學法裡一樣無法掌握教室秩序與學生狀況。此外,教育部本來就應該要訂出一套有效的檢驗辦法(就像考駕照一樣),考驗老師這方面的能力,及格才給教師證。如果教育部有心推動教改或推動「翻轉教室」,應該對現在所有的老師給予檢測,不及格的應該要他們利用寒暑假接受在職訓練,把這能力培養出來。」,這正是我想說但不敢說出來的!教育部加油!




葉教授以「張輝誠老師的演講影片」、「施信源老師的教學記錄分享」、及葉教授本身所作的「近百場演講」,來說明翻轉教室推動者對「老師在課中要做些什麼?」所做的努力,說真的,前面三件事和均一教育平台無私的奉獻、分享真是令人敬佩,看到這些老師的熱忱及受到激勵的眾多後繼者的投入, 更加體會「台灣的力量在基層」這句話的意義!只是,「觀看影片」、「觀課」、「研習」之後,如何轉化為現場的教學?教學後有無落差?這方面的討論較少,這是有點可惜的!




三、上課時間由學生取代老師,教學效果真的會比從頭講到尾更好嗎?




關於這點我沒提出來,但是我經常被老師問:「講述法真的有那麼不好嗎?」,我會說:「講述法沒有不好,尤其有些老師很會講述,學生可以很有效的學習也學得很快樂!不好的是:一整節課從頭講到尾由老師講課,和不管什麼單元都用講述法」,我覺得不會有一種教學法或模式適合所有學生所有單元,所以老師要依照學生和課程的特質去選擇、嘗試、創造教法!這是大家要努力的!




很高興看到大家能真對教育問題公開的討論、觀摩、互相學習,聽聽大家的意見,做出最適合自己教室的教學,這才是愛台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