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如何做一個無怨尤的老師

詹志禹:如何做一個無怨尤的老師

詹志禹:如何做一個無怨尤的老師
圖片來源:楊煥世
一份好工作能帶來幸福感與心理健康,讓人沉醉其中而不倦怠。身為教師,該如何在勞心勞力的教學工作中,持續擁有前進的動力?
二十餘年前,有一位年紀輕輕的國中教師,剛投入教職不久,和學生互動良好,充滿教學熱情,卻晴天霹靂發現自己罹癌。她接受醫生建議辦理長期病假,開始專心接受化療和放射線治療。這些治療帶來噁心、嘔吐、掉頭髮和極端的不舒服,她留在家中、躺在床上,唯一能做的就是體驗痛苦,因此,她的心情也非常低落。
有一天,她突然領悟:因為專心養病,所以注意力焦點都放在自己身體上的病痛,不如銷假上班,把注意力轉移到工作和學生身上,或許能減輕痛苦。
她回到教室授課的第一天,學生們都很好奇發問:「老師為什麼戴著帽子?」老師把帽子摘下來,讓學生看她的光頭,然後向學生解釋她的癌症、治療方式和各種副作用。學生很驚訝,接著轉為體貼;教師很感動,然後高度投入教學,故班級運作很順暢,一天過去了,她果然完全忘掉疼痛。她繼續對抗癌症,也繼續到學校上課;她用醫藥治療癌症,但用優質工作維持心理健康,經過多年的奮鬥與調節,她成功克服癌症。現在,她已經圓滿退休,仍過著愉快的生活。
優質工作的3E指標
多元智能理論的創建者霍華德.嘉納(Howard Gardner)等人,近十餘年來發展了一個大型的跨國研究方案,主題就是「優質工作」(good work)。
他們以三大指標來界定「優質工作」,不是錢多、事少、離家近,而是3E:卓越(Excellence)、倫理(Ethics)和投入(Engagement)。「卓越」是指工作品質優秀,「倫理」是指工作價值良善,「投入」是指工作感受充滿意義。換句話說,卓越是技術面,倫理是道德面,投入則是心理面。
嘉納和心流(flow)理論的創建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以及《邁向目的之路》的作者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三人是好朋友,思想互有影響,觀念互有啟發。嘉納所謂工作品質卓越,代表工作的挑戰性高,但工作者的能力足以克服困難、達到平衡,這是促成契克森米哈賴所謂「心流經驗」的必要條件。
當工作態度高度投入時,代表工作者非常專注,幾乎忘掉自己和時間的存在,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工作,而自我意識消失,不再自我檢查或自憐自艾,自然也就忘掉病痛的存在,這些都是心流經驗的特徵。所以,心流雖然不能治病,卻可以治療心情。
戴蒙則明確主張:道德是心理健康重要的一環,人類會從利他行動感受到生命的意義。他也發現:願意長期投入有興趣、利他行動的年輕人,比較有目的感,比較能發展出自己的生命主題。他的思想正與上述優質工作的「倫理」和「投入」兩大指標密切呼應,也與諮商心理學的意義治療學派遙相呼應。
如此看來,優質教學做為一種優質工作,就是:效能良好且品質優秀,幫助學生成長且帶給學生良善的影響,讓自己專注投入而感覺充滿意義。這樣的工作,雖不能保證身體健康,卻能維持心理健康。
把教學變成創造性工作
「優質工作」和「創造性工作」在內涵上非常相近,因為創造性工作很容易帶來專注、投入、意義感和心流經驗,因此,創造的歷程經常也是極佳的心理治療歷程。例如書寫治療、繪畫治療、舞蹈治療和遊戲治療等方式,除了提供某種讓個案更具安全感的表達媒介之外,整個歷程也充滿創造性,很容易讓人忘我而沉醉。
教師要讓教學工作具有自我心理治療的效果,必須先把教學變成創造性的工作。一種僵化、應付、慣性、數十年如一日的教書匠工作,不但不會有心理治療效果,而且極可能帶來無聊感和倦怠感。但教學工作要選擇僵化或變化,常在教師的一念之間:僵化可以省時間、省腦力、省精力和避開冒險;變化則帶來挑戰性、實驗性、創新性、進步性和不確定性。
不過,避開冒險,未必能避開風險,因為教育是一種創造未來的希望工程,本質上充滿複雜與不確定。孩子不斷在成長,時代不斷在變化,教學逃不開個別差異、班別差異、年級差異、族群差異、時代差異等等。教學永遠是「科學探究」和「藝術創造」相互擁舞的過程。科學探究也許更強調邏輯、謹慎、通則和系統性,而藝術創造則較看重直覺、美感、獨特性和容忍模糊,但兩者都共同擁有好奇、想像、投入、創造、樂趣和探索未知。這一個相互擁舞的過程,包含教師自主發展課程、創新教學設計、調整班級經營、因應學生個別差異、在教學演化中自我成長、在學生成長中獲得意義。投入這樣的挑戰與創造,教師的心情就會變好;體驗其中的心流,教師就無怨尤。
當然,每個人能做得好、做得有貢獻、做得有意義的工作領域都不一樣。
聯考父母vs.會考小孩
56期 聯考父母vs.會考小孩
例如有人喜歡行政,有人享受教學,有人投入有機耕作,有人醉心寫程式......領域興趣和個人性格、價值觀、專業知識以及工作經驗等因素都有關係,但無論選擇何種領域,若要讓工作帶來幸福感與心理健康,就要在工作當中專注投入、創新挑戰、尋找利他意義並追求卓越品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行事曆